永远的看病难
没钱付住院费,医院怕担责任,病床床位紧缺,优先治疗其他重症患者……永远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看病一直是一个近乎登天的大难题,即使政府年年在想办法,推出惠民医疗新政策,但等到人真的进了医院,依旧会发现,看病和治病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一位长辈在医院被确诊为肝病晚期,长辈很决然的要求放弃住院治疗。他很清楚,治疗费用足以把全家拖垮,而且还未必能根治,一半的可能性是家里砸锅卖铁四处借钱,最后他没能下了手术台。五十多的人,儿子都要结婚了,自己好像也活够了,就这样吧,放弃治疗,留下钱给未亡人好好过日子。总不能拼命挣钱治病,病好再拼命挣钱还债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去医院看病的常规流程:挂号,医生问几句话,然后拍片,血检,可能还有ct。各种检测下来少说二百,多则上千。等上半小时凭收费单取检验报告,仪器检测没问题就代表人体没问题,病人的不舒服都是心理作用和日常作息不规律。
以为生病严重到一定程度就能安排住院,住院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大部分,可算是生得起病,能生病,敢生病了。真去了医院,恰好身上病症比较多,内科医生说跌打扭伤应该找外科,外科说呼吸道炎症是内科的工作,医院病房就是不收人。进不了病房还得怪病的地方不对。
当然也理解医生们工作辛苦,看多生死,压力很大。可还是想请医生们再多一点耐心,如果不是真的觉得走投无路快死了,也没谁愿意去医院。小病抗一抗就过去了,还难受就吃点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去医院,这才是多数人的常态。
而当病人去到医院,本来就因为生病忐忑不安,如果医生再态度糟糕,病人心里真的很难受。偶尔还有技术不精的医生看不出来病症,还趾高气昂觉得病人无理取闹,病人也只能有苦说不出。医生都说了没病,身体难受都是心理因素,就是疼也只能忍着。
有时候会想学医,不为别的,就为了能给自家人简单看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