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江苏公务员面试真题预测及解析:防疫神器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考生请听题:
新冠肺炎发生初期,曾出现过一批网红“防疫神器”,时隔三年后,五花八门的“防疫神器”卷土重来,再次粉墨登场。对此你怎么看?
下面开始示范答题:
自疫情以来,各种防疫神器不断涌现,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但这类防疫神器的实际效果是否如宣传的那般神奇,还需要仔细甄别。某些防疫神器不仅效果可疑,而且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些违规产品之所以三番五次有机可乘,关键在于瞄准了时机。
第一,商家利益熏心。个别商家利用疫情中消费者恐慌的心理趁机收割了一波又一波“智商税”。这就说明了商家缺失商业诚信行为,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
第二,平台审核不严。售卖平台没有及时对商家上架的产品进行资质审核,也存在着审核手段单一,审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部分商家钻审核漏洞。
第三,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虽然有开展过类似的整改专项行动,但是处罚力度不重也没有常态化推进,导致借疫谋利现象死灰复燃。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为了扭转趁疫打劫乱象,保证基层医疗秩序。还需要明确各方责任,做实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第一,加强宣传手段。不仅要利用媒体、网络、电视等载体,强化科普宣传力度,让权威专家揭开“防疫神器”的神秘面纱而且也要加强对消费者宣传,增强产品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要理性消费,对名不副实的“防疫神器”,主动“用脚投票”。
第二,加大审核监督。平台要严格把关防疫产品售卖店铺的经营资质,产品合格信息。同时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产品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警示一片的影响。可以建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畅通消费者反馈渠道。
第三,强化执法力度。执法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网络平台及时出台、细化行业规则,惩处借疫牟利的乱象行为,根据市场动态随时向群众发布消费提醒,堵住监管漏洞,提高执法力量的专业性、高效性及威慑力,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及消费者利益。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疫情三年,国家尽力保护我们,那在后疫情时代就需要社会各界在非常之时拧成一股绳共同抗疫,让我们保持本心,打好抗疫攻坚最后一战。
答题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