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的详细介绍:公历是怎么来的?
大家好,这一期我们来详细讲解“公历是怎么来的”。

我们平常用到的“公”字都是有着“公共”的意思,例如:公园、公交车、公务员、公事公办等,但是公历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们就为您详细进行讲解:
公历是由罗马帝国儒略•凯撒编制的一种历法,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正式启用,取代原罗马历法。这种立法的大小月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每四年一个闰年。
知识要点一:
①公历的定义:公历是由罗马帝国儒略•凯撒编制的一种历法;
②公历的正式启用时间:公元前45年1月1日;
③公历一年的总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个闰年。
但是这只是“原始公历”,从公元前45年开始用了1626年之后到了1582年,人们发现了节气的时间提前了10天,所以无法确定复活节、清明节等日期,所以在1582年2月24日,时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宣布将1582年10月4日的明天改为1582年10月15日,并要求在整百年份中取消三个闰年,从而使节气时间固定。所以1582年以后的日历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现在这个公历就是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正因为通用,所以就叫公历。
知识要点二:
①“原始公历”的使用时间:公元前45年至公元1582年,共1626年;
②1582年公历“改版”,在整百年份中取消三个闰年;
③公历的历史从公元前45年开始使用到现在(2023年)共经历了2067年,这个历法现在世界通用,正因为通用,所以就叫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