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
PUBLIC OPINION的意思是“公众的观点”:大众对世界上各种事情的看法、想法和说法。
看法就是“认识”
想法就是“态度"
说法就是“表达”
大造舆论”:一个团体发表很多文章,贴很多标语,召开各种集会,请人来演讲,声势浩大,....
舆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人心”
有关四字词语:人心向背;大得人心;不得人心
因此,研究公众的观点或舆论非常重要
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
1889年出生于美国,1974年去世,记者,新闻评论家,作家,做过多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写作背景:作者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间和战后各种宣传中的弄虚作假,认识到新闻传播背离了初衷,成了政客塑造和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于是撰写本书,加以揭露,并揭示舆论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世界的空间尺度太大,也导致人的认识产生偏差。
早期人类以为世界是平,后来虽然认识到它是一个圆球,但是仍然没想到它会那么大。哥伦布到了美洲,还以为自己抵达了印度。
李普曼介绍了西方社会的一句俗语:仆人眼中无英雄。
公众人物自我塑造完美形象,而大众也会主动把他们想象成完美的人。
李普曼还指出了一种现象:民众无法想象细节。
拟态环境
李普曼说拟态环境介于人和环境之间。也就是说:实际世界非常庞大而复杂,由于人类的种种局限性,人们无法看清楚真实的世界,大众只能通过各种间接的信息,了解世界。而这些信息可能是失真的,可能是被挑选出来的,因此,这些信息构成的环境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一个假的环境,包围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假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说:真实的环境过于庞大、复杂,而且变化很快,无法细细琢磨。所以,我们必须对真实世界进行抽象,做成一个简单的模型。就好像旅行者需要一张地图那样,拟态环境就是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一张简化过的地图。
李普曼说:分析舆论,必须厘清三件东西之间的关系
●真实的世界(环境)
●人脑中对世界的了解(拟态环境)
●人们根据拟态环境采取的行动
李普曼说:在政治生活中,我们面对的世界是难以抵达的难以观察的、是不随我们的意志而存在的。
每个人在根据信息作出判断时,要问自己:这些信息是哪里来的?谁发布的?告诉你消息的人他自己能够了解多少真相?
李普曼说: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交圈,社交圈又决定他的拟态环境,于是,一个人往往更习惯于进行道德判断而不是理性思考。但是,如果想要进行有效的思考,首先应该避免做主观判断,摆脱感性因素的影响,出于好奇心,敞开胸怀,用单纯的眼光去看问题。
李普曼说:我们面对的世界非常复杂,难以看清,有关它的信息是海量的,面对这些信息,即使做最乐观的估计,我们花费的时间也是很不够的。
李普曼说:语言作为意义的载体,是有很多缺陷的。同样的词语在记者脑海中唤起的内容,和它们在读者脑海里唤起的内容,不一定是一致的。读者的范围非常广,不仅有城市里的,还有住在农村里的,甚至还有住在外国的。想用寥寥数语把被采访者的意思完全说清楚、说准确,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普曼说:在现代工业主义环境下,我们的思想浸泡在噪音里。这是一个不利于思考的环境。我们的辨别力变得迟钝,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李普曼说:在现代工业主义环境下,我们的思想浸泡在噪音里。这是一个不利于思考的环境。我们的辨别力变得迟钝,部分原因就在这里。其它因素也会干扰人们的阅读、思考和行为。例如理想和愿望、经济利益、种族偏见、阶级感情、不满与仇恨,等等等等。
李普曼对前几章做了总结,他说:民众在了解真实世界时,面对重重阻力,审查和保密行为在信息的源头设置障碍,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们获取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注意力的缺乏、语言的贫乏、各种干扰分散了注意力,情绪和生活的压力,都影响了大众认识和理解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说:我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密切交往的人属指可数。对很多公共事件,我们只能了解其中一小部分。即使作为当事人的有关官员,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又必须知道很多事情,这两者的差距,只能靠新闻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
李普曼说: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套路,流行的方式,既定的评价标准,都会干扰人接受信息的过程。
“刻板印象是如此地高傲和自负,如此地影响显著,以至于当客观事实和他的刻板印象不一致时,他连手足之情和上帝都不信了。”
李普曼说:没有什么比刻板印象更加冥顽不化,任何教育和批评都很难改变它。它会为自己寻找证据,再给这些证据打上自己的烙印。
李普曼说:美国人只看到了城市在扩展,却无视贫民窟的增加;他们为人口增加而欢呼,却看不到城市日益拥挤;他们为社会进步而骄傲,却无视农民和移民群体的漂泊生活;他们疯狂发展工业,却不管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他们把美国打造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却没有想过如何摆脱美国的孤立状态。
李普曼说:道德准则,以及那些衡量品味好坏和形式优劣的标准,会将我们潜在的偏见进行标准化加工,给予强化我们会依据这些标准调整我们自己,同时也调整我们看见的事实信息。
李普曼说:道德准则微妙而普遍地影响着舆论的形成。舆论基本上就是关于客观事实的道德化和标准化的看法。刻板印象是道德准则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