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 1-3功能loop的个人化理解
定义:infj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ni(概念的抽象化与不断组合)--ti(主观逻辑推理)式的循环往复的处理,在此过程中,fe与se基本处于关闭状态。
按危害程度的由轻到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倘若被处理的信息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那么这种情况下的loop危害性较小,只会在结束之后给主体带来疲倦感,严重时会头晕目眩。倘若infj认为自己推导出了正确的结论,会很兴奋,有一种掌握了世间真理的成就感。该loop一般能够主动结束,也不会影响fe的再开启。
第二种:倘若被处理的信息缺乏现实基础,而表现出ni式的主观臆测与妄想(缺乏se支撑的信息),那么这种情况下的loop便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首先,由于信息本身缺乏se的支撑,被ni抽象化与模糊化处理之后,难以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很容易导向假大空,对现实毫无指导价值;更糟糕的是,在阴面功能(fi,si)的暗暗引导下,推导出的结论极其容易导向悲观,片面,偏执的角度,infj还很容易信以为真。infj会变得悲观,对世界充满恶意的揣测与防备,变得不信任世界。这就会阻碍二位fe的运行。fe作为infj生存的重要手段,悲观与不信任的态度毋庸置疑会阻碍infj的发展。长此以往,倘若se得不到发展,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种:这种情况是毁灭性的。想要有这种体验,这只infj应该长期处于一个使用fe却难以得到正面反馈的环境,并且处于ti的快速发展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第二种loop并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倘若这只infj还经历过一些不好的回忆,或是扎根于潜意识深处的负面反馈机制,并在巧合下被诱发的话(八位si魔鬼功能的诱导),就会进入一种很严重的ni--tiloop。在这个时候,就不只是fe的被迫关闭了。ti会质疑fe。这是极为痛苦的。infj基于ni-fe这一本能系统做出的所有行为都会受到来自ti的质疑。主体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感性的举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微笑,都会引来ti的虚无主义式的质疑。此时,理性会全盘否定感性的合理性,而后者其实是infj的根基所在。更要命的是,此时infj的fi会疯狂膨胀,以“感性的最后捍卫者”的形象与ti展开激烈的厮杀。简单来讲,ti否定fe,fi否定ti和fe,ni无影无踪,si暗中作祟,战况激烈,狼烟四起,尸横遍野。困在抽象概念的迷宫中的infj逐渐分不清现实与虚妄,失去了行动力,丢失了意义,脑子里只剩下永无止境的争论与自我否定,和吞噬一切的虚无主义。就像一个永不终结的噩梦。
“我在潜意识的深渊中向上望,那个所谓的“我的意识”就好像流沙之上的城堡。看似稳固,实则一触即溃。”--那段时间的感想。
那么,出路在何处?在se。当死亡的危机降临,生存的本能会强行将infj拉回现实世界,强迫infj的主体去适应客体,去开发se。借着se,infj得以立足与喘息。他们开始尝试破除这一循环。而唯一的途径是呼唤fe。fe是破除loop的唯一解。此时,简单的手段难以让infj的ni-fe系统重回主导地位,需要一些特殊环境,例如心理咨询。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咨询师的帮助下,infj可以找到并试着解决si式的导火索(一定要谨慎)。在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可以尝试志愿服务,约朋友出去玩,找人聊天,养宠物等等。
但可悲的是,此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正是扭曲的,难以提供正面反馈的家庭环境与外界环境。爱的缺乏正是导致一些infj个体悲观与不信任外界的罪魁祸首。一方面,infj个体应当试图改变自己防御性质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也应当主动寻找或创造能够提供自己正面反馈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