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镓(GaN)外延行业数据分析,预计2029年将达到1,657.27百万美元
恒州博智调研发布的电子行业报告针对氮化镓(GaN)外延行业数据分析,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氮化镓(GaN)外延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8至2022年,预测数据为2023至2029年。
外延片指在单晶衬底上生长一层新单晶形成的产品,外延片决定器件约70%的性能,是半导体芯片的重要原材料,外延片作为半导体原材料,位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是半导体制造产业的支撑性行业。外延片制造商在衬底材料上通过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分子束外延)设备、HVPE设备等进行晶体外延生长、制成外延片。外延片再通过光刻、薄膜沉积、刻蚀等制造环节制成晶圆。晶圆再被进一步切割成为裸芯片,裸芯片经过于基板固定、加装保护外壳、导线连接芯片电路管脚与外部基板等封装环节,以及电路测试、性能测试等测试环节最终制成芯片。上述芯片生产环节均需与芯片设计环节保持互动,以确保最终芯片满足芯片设计需求。
基于氮化镓的性能,氮化镓外延片主要适用于高功率、高频率、中低电压下的应用场合,具体体现在:1)高禁带宽度:高禁带宽度使得氮化镓器件耐压水平提高,可以输出比砷化镓器件更高功率,特别适合5G通讯基站、军用雷达等领域;2)高转换效率:氮化镓开关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电阻比硅器件低3个数量级,能明显降低开关导通损耗;3)高热导率:氮化镓的高热导率使其具备优良散热性能,适合用于大功率、高温度等领域器件的生产;4)击穿电场强度:虽然氮化镓的击穿电场强度与氮化硅接近,但受半导体工艺、材料晶格失配等因素影响,氮化镓器件的电压耐受能力通常在1000V左右,安全使用电压通常在650V 以下。
氮化镓(GaN)外延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全球氮化镓(GaN)外延市场规模及预测
2022年全球氮化镓(GaN)外延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69.4百万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657.27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9.89%(2023-2029)。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3-2029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按照衬底类型,包括蓝宝石基,硅基,碳化硅基和氮化镓基等。全球硅基氮化镓外延片收入市场份额2022年为36.78%,碳化硅基和氮化镓基外延片成本较高。随着国内外延生长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技术不断开发,碳化硅基和氮化镓基外延片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包括光电,电子和电力和微波射频。其中主要应用是光电领域,2022年全球销量市场份额占比48.88%。从产品应用收入的角度来看,微波射频领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2022年全球收入市场份额占比46.16%。射频器件包括射频开关和LNA,射频PA,滤波器,天线Tuner等。得力于5G基站的建设高潮,汽车电子、激光雷达以及消费电子的快速增长,无论是硅基氮化镓在功率领域,或者碳化硅基氮化镓在射频领域的应用,未来都会出现较大增长。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位于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包括NTT AT,晶湛半导体,Wolfspeed,Sumitomo,EpiGaNa等。中国主要厂商为晶湛半导体,江苏能华和苏州纳维科技。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氮化镓 (GaN)外延片价格差异较大,从几百美金币到上千美金不等,蓝宝石衬底氮化镓外延片的一般几百美金,碳化硅衬底和氮化镓衬底的外延片价格可以达到两千美金以上,另外价格也与应用领域等有关。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产业研究出版的完整版行业报告,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出版市场报告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