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治好了美国的“一块心病”

文/木兰
近期以来,全球发生的大事不少,一个比一个惊爆眼球,我们有幸、也可以说是不幸成为了见证者。
近日,“北溪”以及“北溪-2”天然气管道接连开爆,三处漏气,在海面上形成一个个令人恐怖的湍流圈子。
事发之后,西方世界炸开了锅,舆论界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是人为破坏所致。究竟是哪国所为?现莫衷一是,波兰前外长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立即在社交媒体对美国表达谢意。他写道:“感谢你,美国”。
这事到底是不是美国干的?暂且没有证据,估计永远也不会有证据。不过“北溪”被炸,算是彻底除去了美国的一个心病——美国成功策动俄乌冲突,主要是为了借机削弱、拖垮俄罗斯,而这不是美国仅靠自身能做到的事,需要盟友齐心协力才成。尤其是欧洲的一大票盟友,是美国对付俄罗斯时最需要的帮手。
一直以来,在支持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事情上,欧洲的声音一直不统一。如匈牙利是公然拒绝制裁俄罗斯,德法意等欧洲大国意志从来就不是很坚定,德国最近明确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对付俄罗斯,欧洲总是喊得凶,行动上却很疲沓,让美国很吃力。
更严重的是,近期欧洲比较广泛地在兴起反战运动,捷克、德国、法国等多国民众此前是公开呼吁,要求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并寻求尽快结束俄乌冲突,有部分民众甚至声称要让自己的国家退出北约。显然,俄乌冲突爆发后,引发的能源、粮食等危机,让欧洲民众忍无可忍。想想也是,气价、油价、粮价等飙涨,谁能长期撑得住?欧洲的这种民意,势必会让白宫感到恐慌。因为这种反战运动,只会更加促进其西方盟友在对付俄罗斯时出工不出力。
再则,欧洲固然早就被美国势力渗透得千疮百孔,NGO组织无以计数,但也不可能满地都是亲美势力,总有“识时务、顾大局”的欧洲人能认识到,俄欧之间诚然矛盾重重,欧洲甚至存在天然的恐俄情绪,这场俄乌冲突又迫使俄欧关系可能在很长时期内无法修复,但欧洲与俄罗斯终究是搬不走的邻居,不可能相互之间无休止地相争相杀。更何况,俄罗斯是资源大国,能源、粮食、矿产都让欧洲必须得依赖,特别是天然气,是欧洲的头号刚需品。目前,寒冬已经不远,俄罗斯如果一直不恢复对欧洲的供气,欧洲人将冻成冰棍。
此外还有,最近普京、梅德韦杰夫等俄罗斯政治人物一再反复提及,“将使用一切手段捍卫俄罗斯的领土完整”,说白了就是在必要时刻,将不排除动用核武力量。这不由得又要让欧洲各国仔细盘算——跟着美国反俄,美俄之间却万里迢迢,而俄欧之间则地域相邻,倘若俄罗斯真的犯横动用核武器,欧洲岂不是倒八辈子霉?因此,这让欧洲并不敢过分招惹俄罗斯。
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表明,别看如今俄欧之间反目,但双方总留有和缓关系的余地。而美国最希望干的事,就是要彻底断绝俄欧关系的后路,逼迫欧洲只能沉下心来,成为对付俄罗斯的工具。
再看看当前局势,乌克兰4个州的公投已经结束,这些地盘被划入俄罗斯版图的事,已经不可逆。这使得乌克兰与其背后的美英西方不可能善罢甘休,乌克兰战场上更大规模、更惨烈的大战正在酝酿之中。如今“北溪”管道被炸,尽管两条管道其实已处于停运状态,但这好歹都部分是俄罗斯的国家资产,俄罗斯又怎肯罢手?
“北溪”被炸的事,不管是谁下的手,总之是把事情做得太绝。坏事做绝的情况下,更糟糕的事肯定还会发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