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3:牛顿!牛顿!就是他首创了让无数学子挂科的微积分!下篇

本文接【崩坏3:牛顿!牛顿!就是他首创了让无数学子挂科的微积分!上篇】
说实话,早期圣痕在设定上并不如后期的有那么多彩蛋,牛顿还算是比较丰富的,但这2期的流量很一般,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觉得牛顿太熟悉了吧。

从中下位的原画中,我们可以从打开的笔记本中隐约看到天体运行轨迹图、斜坡物体受力分析图、万有引力公式等。

圣痕名称用的则是牛顿三大定律,对应的是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这部分内容以后再详细说——反正以后的视频还有机会。

不过,第二运动定律的经典公式F=ma,并非由牛顿发明,而是著名数学家欧拉,在1752年在研究力学时首创的,此时牛顿已长眠西敏寺。
欧拉!没错,你说欧拉,就“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泰拳警告。

注意,牛顿在物理学领域的突破,很大程度都要归功于他首创的那套通用数学原理,用数学语言解释世界,可以说是照亮无数未知世界的火把。
数学领域有这么件趣事,1696年,瑞士数学家伯努利连同莱布尼兹,曾向全欧洲提出了求解最速降线问题,结果半年内都无人解答,最后伯努利只好给牛顿写信。
牛顿当时在皇家造币局负责印钱,无比繁忙,但拆信后,牛顿只用1个通宵就把这个题目轻松解出来了。学霸的世界,在我们常人眼中往往就是异次元。

上位圣痕和2件套名称【光谱喷射】致敬的,自然是指在光学上的成就。
他那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复合光,同时,牛顿还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并在1704年出版的第2部巨著《光学》中,初步阐述了量子力学的相关猜想。甚至还有人认为,牛顿很早就从光学研究中想到“能量与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但碍于某些原因未曾公布。

不仅如此,牛顿还设计并制造了第1架反射式望远镜,为后人研究天象提供了一件利器。凭借该成就,不到30岁的牛顿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
30岁以后的牛顿,并没有什么重大科学发现,更多的是将以前的发现整理成书。
以及其他的事儿,比如,1688年,曾担任国会议员,也就是那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1696年,从剑桥迁居伦敦,开始在皇家造币厂任公职;1698年,做过私家侦探和检察官,主要是查假币。
1705年,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成为历史上第2位受封的科学家。

另外,就是大家都知道但困惑的,牛顿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怎么会常年琢磨神学和炼金术?
以我个人之见,他研究渊源古老的炼金术,也无非是想探寻世界深处的秘密,毕竟炼金术中诞生了近现代的化学。

而关于神学领域,说来你可能不信,其实牛顿是笃信上帝的。但这里的【上帝】,更像那位创造了万物,并制定了让宇宙运转法则的“造物主”,这就有点像我们传统文化所说的“道”。
他之所以写出了《原理》、《光学》等一系列传世巨作,只是想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上帝设计万事万物时留下的密码。所以,我们会时常在书中看到牛顿对上帝的赞美。
下图是牛顿当年的手稿——说起来,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炼丹”的概念,并且延续了数千年,我想应该不是巧合。

也许,宇宙就是个有生命的存在,而如毕达哥拉斯、牛顿、爱因斯坦等大咖信仰的“上帝”,应该是最原初的“和谐”吧!
创世之初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在big bang之后,会有这么多(科学)规律?是不是真有一个【the one】作为一切的本初?我想,这样的终极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研究——或许,我们死去的那一刻,一切问题就都有答案了。
1727年,85岁的牛顿逝世。作为第1个获得国葬殊荣的自然科学家,与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他被葬在著名的西敏寺。
达尔文后来也是葬在这里——好像霍金也是,话说这样一位不信教的科学家最后葬在宗教氛围这么浓郁的地方,有点。。。

那个曾经为我们解释宇宙体系的天才,那个被誉为“最后的炼金术士”的凡人,他的星光永远地黯淡了。
不过,通常有光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作为半神的牛顿,伟大闪耀,但作为凡人的他,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瑕,他曾无情打击自己的“对手”、贸然参与金融投机最后大亏——其实就是著名的“南海事件”。据说还曾利用公职身份以权谋私。
接下来的圣痕故事,我将为你照亮这位巨人的“阴暗面”。如果觉得本期内容不错,记得多给一些支持与鼓励哦!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图纯属凑数,画师叫LuZi——应该是一位专业画师吧?真好看!
常规推广一波自己的作品:
【1】【圣痕故事】收藏夹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337285064
【2】崩坏3圣痕故事全纪录文集: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