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o.62 万圣节到了 还有什么比这份官方报告更惊悚

2023-10-31 22:43 作者:憨妈琪琪  | 我要投稿

今天是万圣节,我本无心过节,却看到一份令人脊背发凉的报告——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年-2030年)》,这份报告用权威数据揭开儿童的生存状态。


报告要求到2030年,要让孩子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这意味着2023年的儿童每天仍未享受到60分钟的光照。没有足够光照,孩子患抑郁症和近视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据报告显示,我国孩子的体质优良率低于50%。为此,国务院要求到2030年,要保证学生每天运动时间达1小时。再结合最近的新闻——孩子课间十分钟不被允许运动,孩子一动,要么被贴上“多动症”标签,要么被大呼小喝。

“课间不允许孩子跑动”是家长持续追责学校的后果。在校学生难免会发生小意外,一旦家长不依不饶,学校也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师宁愿在课间辅导孩子,也不愿让孩子在操场奔跑。

报告还指出孩子的睡眠时间偏少。初中学生早上6点到学校,晚上10点下自习,两周休息一天,意味着孩子们几乎每天在校16小时,比996还缺乏人道精神。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填鸭式、应试化的教育告诉孩子们,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你不肯按我的来,你就等着吃亏”,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最近有则新闻登上热搜,开学才一个多月,儿童精神科爆满,小学生排队看心理医生,而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竟高达24.7%。

我认为这种集体焦虑症状的根源在于生存资源的稀缺性——“僧多粥少”。

这两年,许多大学生毕业则失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似乎过时了,实业越发不好做,吸纳不了庞大的工科生群体。

相较于互联网、金融等轻资产行业的领袖,埋头做实业的企业家正逐步失去话语权。

对于80后来说,当下的日子也不好过,中年失业比比皆是,房贷却不能少还一分。80后已不再年轻,但永远有人(韭菜)正年轻!

说回儿童教育,自从儿子上学后,学校一直强调“家校共育”,但是家校共育的职责划分并不清晰。

我认为家长应该负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而不该负责消灭孩子作业本上的错题。百分之百正确的作业没有任何意义,除非家长有保留错题痕迹的意识,否则就是白白折腾。

我身边有不少家庭是双职工,没有老人带娃。尽管他们知道辅导孩子时,不能看手机,但工作消息又不得不回,每晚都要兼顾搬砖和陪读,日复一日。

老师应该是课标知识的传授者,而不能指望家长批改作业、帮孩子订正作业。

当然,老师也有苦衷,填不完的表格、统计不完的事项、红绿灯路口执勤……这些和教书育人有关系吗?这个问题应该会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在未来得到根本解决。

老师们一直强调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学习习惯,但我认为发现孩子的天赋和激发学习兴趣同样重要。孩子并不适合奥数,就没必要非逼着孩子学奥数;孩子喜欢编程,经济条件也允许,走科技特长生的道路也未必不可。

一味强调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只会越来越累,而由兴趣驱动的孩子,会将人生的竞技场看成是自家的院子,活出松弛感。

时代变了,经济放缓,学历越发贬值。如果孩子真不是学习的料,建议家长趁早调整育儿方向,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如果孩子能学,家长也要多多支持,毕竟学历一直是一道有形的门槛。

全文1282字,感谢阅读。

有关链接 No.33 家长不躺平 让孩子求得一生所爱


作者简介:憨妈琪琪公号主理人,南师大新闻学硕士,前记者,前名企管理层,阅读百本育儿书籍。现快乐兼职、快乐育儿。


No.62 万圣节到了 还有什么比这份官方报告更惊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