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融创净资产已不足700亿,可用现金73亿,孙宏斌能翻身吗?
继恒大之后,融创也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了。9月19日,有法院文件显示,融创中国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虽然是为了债务重组的顺利推进,但依然引起市场骚动。
和恒大“躺平”不一样的是融创还在勉力自救。9月18日,其境外债重组方案也已获通过。但面对巨额借贷和不确定的房地产市场前景,融创依然压力山大。孙宏斌能成功翻身吗?
孙宏斌再获喘息之机
9月18日晚间,融创中国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的最新进展。
融创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境外债务重组最终获得投资人表决通过,共有2019名债权人针对债券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总额约99.23亿美元(占投票计划债券未偿还总额的97.3%)进行投票,最终,有2014名持票人投票通过,债权人数通过率为99.75%,债务总额通过率为98.3%。
融创公告称,债权人对强制可转债展现出较高的认购意向,融创拟再次上调美元债重组中强制可转换债券的最高限额,由22亿美元上调至27.5亿美元,综合债务重组方案中的其他债转股选项,预计通过债转股消减债务总额将超过45亿美元。
这意味着,融创今后几年债务兑付方面的压力有所减轻,孙宏斌也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为保证债务重组方案的顺利推进,融创中国也在9月19日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获得美国法庭对融创在香港法庭有关协议安排重组的认可。
此前,包括恒大也曾采取相似举动,引发公众对恒大要“破罐子破摔”的质疑。融创申请破产保护也引发相似质疑,反映出公众对融创的持续经营能力仍不感乐观。
但多位法律界人士均已解释,申请第15章认证,可以防止境外债债权人利用纽约法来规避已被香港法院裁定的重组条款,是债务重组方案能够顺利推进的必要程序。除恒大和融创外,此前佳兆业、当代置业、荣盛发展等多家房企在美元债重组过程中获得了第15章认证。
万亿帝国可用现金仅73亿
纵观融创这几年的“挣扎史”,孙宏斌表现出典型的“顶硬上”风格。
在出险之前,孙宏斌通过出售贝壳股份、自掏腰包、变卖资产、融创配股融资等方式,施展浑身解数,极力保公开市场信用。但一方面是过往积累债务量巨大,另一面是融资和销售不畅,最终还是不免暴雷,甚至一度被债权人提起清盘申请。
无奈之下,融创只得寻求债务重组。今年1月初,融创宣布总计160亿元的境内债券整体展期方案获债券人通过。这批境内债包括10只存续的公司债及供应链ABS,平均展期3.51年。
3月28日,融创中国首次发布境外债重组方案。从当时披露的境外重组方案来看,融创中国将约百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分为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板块进行重组,为债权人提供了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转换为部分融创服务股权、置换新票据等多种选项。至9月18日,终于获债权人投票通过。
今年年初,孙宏斌曾立下宏愿:“融创要在2023年6月30日恢复成一家正常的房企。”但转眼半年过去,融创还远远没有恢复“正常状态”。
2023半年报显示,因持续的巨额亏损,截至6月30日,融创中国的资产总额为1.07万亿,但负债总额就高达1万亿,也就是说净资产仅剩约700亿,离负资产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融创中国手中不受限制现金还有116亿元,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其手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经仅有72.91亿元,而公司短债就有2404亿。
一方面要保交楼,另一方面面临巨大债务压力,融创手中持有的现金只是杯水车薪。
天眼查显示,8月28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多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5.1亿余元。目前为止,融创房地产集团共存在70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95亿元。
销售低迷保交楼压力山大
对融创来说,完成境内外债务的展期和重组只是延迟了生死大限,能否翻身,仍然有赖市场表现。这其中,保交楼是第一要务,然后是重启销售。
半年报显示,在保交楼方面,融创中国积极申请纾困基金及配套融资推动复工复产,第一批次及第二批次保交楼纾困基金已落地约190亿元。今年上半年,融创在62个城市完成133个项目超11.8万户房屋交付,交付总户数同比增长31%。
销售方面,2023年上半年,融创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21.4亿元,同比降低53.78%,与爆雷前的巅峰半年3000亿相比,少了八成多。
面对现金流的急速下滑和销售的低迷,今年下半年以来,融创不断出售资产自救。7月7日,融创中国以4.22亿元的价格出售了重庆文旅城酒店资产;8月17日,又以12.29亿元出售了臻华府、望金沙酒店及合肥秀场酒店等三个项目;9月15日,融创又将海南博鳌滨海景观大道8号项目与合作方进行分割,获得1723万元的差额。
上述出售虽然明面上回款超16亿,但实际上大多都是亏本出售。据融创公告,臻华府项目出售事项亏损约3.53亿元,望金沙酒店项亏损约0.86亿元,合肥秀场酒店项目出售事项将于2023年度录得税前亏损约8.67亿元。
进入下半年,市场端的表现暂时还是没有变好。融创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7月份,融创中国合约销售金额约为51.2亿元,同比下降53.58%;8月合同销售金额约41.9亿元,同比下降61.02%。销售收入下降幅度进一步加深。
不过,近期随着一系列房地产松绑政策的逐渐落地,市场正在显现一些乐观信号。9月初,北京楼市新政后,融创北京壹号院一天卖了56.2亿。
但房地产市场能否真的完成筑底反弹,没有人能够打包票。而孙宏斌的融创能否迎来命运的再次反转,也仍然要打大大的问号。
飞瞰财金
穿透商业迷雾,解读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