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申报办理标准条件解析(2024年)
大家好,我是林工,很多朋友咨询林工今年还能办理全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吗?林工的回答是:不能,因为今年全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申报已经关闭截止受理了!还没申报办理的朋友们也别灰心,现在我们可以先提前准备2024年申报的工作,备战2024年申报!那么在申报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办理的标准要求,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分享讲解一下。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等级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丁级,(甲级又分为:甲A 级、甲 B 级两个档次),申请丁级资质仅限于基层林业组织,所以首次申请办理资质的企业需从丙级开始申报,资质有效期5年。
申请林业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丙级资质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森工企业林业局内设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除外)。
(二)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事业单位除外)
(三) 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专业设备。
(四) 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10 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3 年以上的相关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初级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聘用专职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于 1人。
乙级资质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森工企业林业局内设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除外)。
(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应不少于 5 年。
(三)注册资金不低于150万元(事业单位除外)
(四) 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专业设备。
(五) 专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5 人,相关技术人员不少于 1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5人,聘用专职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于 2人。
(六)近5年内主持或独立承担下列 5个类别以上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2.省级林业、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检查验收;
3.森林分类区划界定;
4.林业数表编制;
5.野生动物或者野生植物调查监测:
6.湿地资源或者荒漠化 (沙化、石漠化) 土地调查监测;
7.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
8.国家或者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编制;
9.制定森林、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的相关标准.
甲级资质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森工企业林业局内设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除外)。
(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不少于 10 年。
(三)注册资金不低于300万元(事业单位除外)
(四) 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专业设备。
(五) 专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的技术人员不少于40 人,相关技术人员不少于 80%,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 30%,聘用专职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于 10%。
(六)近 5 年内主持或者独立承担下列 5个类别以上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
1.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2.国家林业、草原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检查验收;
3.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
4.国家或者省级林业数表编制;
5.国家或者省级的森林、草原灾害损失调查评估:
6.国家或者省级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调查监测;
7.国家或者省级湿地资源、荒漠化 (沙化、石漠化) 土地调查监测;
8.国家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草地可行性报告编制;
9.国家或者省级林业专项检 (核) 查;
10.森林草原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11.制定森林草原 (地) 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的相关国家、地方或者行业标准。
12.承担营造林施工和营造林监理工作 (需专项申报)。
符合上述甲级资质条件的单位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申请甲A级资质,不符合以下条件的单位只能申请甲 B 级资质:
(一) 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不少于 20 年。
(二)专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的技术人员不少于80人。
(三)近5年内主持或者独立承担上述规定的 7个类别以上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
总结:
申请丁级资质仅限于基层林业组织,所以首次申请办理资质的企业需从丙级开始申报,技术人员需要提交6个月的连续社保证明,提交资质至发证期间也需要连续社保配合核查,职称证要求林业类本专业,毕业证不可以超过2个园林等相近专业,林业相近专业(例:林业、林学、林业规划、林业工程、林业技术、林业调查等),林业相关专业设备包括:计算机、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GPS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办理条件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申请人需要具备相关的从业背景和技术能力,并准备好相关的申请材料。了解相关办理信息能帮助企业全面准备所有的申报材料,办理有不懂的可以和林工交流讨论。好啦,今天就讲解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关注林工为大家分享讲解更多知识,喜欢的可以收藏,给林工点点关注,点点赞!(昵称可详解+)
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