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合格实绩|我是如何半年顺利跨专业备考收获大阪大学offer的?
大家好,我是菱菱。本科就读于南京邮电大学,攻读日语专业。毕业之后,去年11月份,来到日本。通过在致远的学习,我顺利合格了大阪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科。

合格成绩


01
“考学之路”
因为本科是日语专业,算是比较早就决定去日本留学了。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咨询过致远,当时咨询老师就有跟我说过一些备考技巧还给我推荐了相应的书籍。但是,由于我人在国内,总觉得远程网课的质量不是很高,就选择了赴日之后线下上课。
当然,大家都知道的因为疫情原因,即使我后来到了日本也无法完全线下上课。可是线上的网课也没有我想象中会监管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为老师都是同步上课,上课也很有趣干货满满,一晃神儿就有可能错过了一个考点。所以,并没有出现之前担心的一些问题。(致远的网课也一直都在做相应的升级和更新,我觉得从各个方面讲都还是蛮不错的。)

02
“备考计划”
我是在大三的时候,就有咨询过致远。当时,老师根据我的情况分析(因为我不想上网课),所以给我推荐了一些书籍,我就自己有简单地做一些准备。后来,真正开始上课之后,才知道很多小伙伴都是在国内就报名了开始准备(有点后悔,没有早点准备吧)。
3月份的时候开始正式上课,班主任赵老师在我报名之后,也是第一时间联系了我。让我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备考,根据我目前的一个基础条件,又该如何去准备。我因为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算是专业课和研究计划书一同开始准备的。

●研究计划书
刚开始,对于研究计划书该如何书写不是很清楚,就去听了于老师的课。这个真的很推荐,于老师会讲一些研究计划书的基础构成部分,以及该如何收集整理参考文献,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等等,我觉得讲的还是很全面的。
还有就是和各位老师、前辈的交流,因为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对市场很感兴趣,觉得很贴近生活。我就时常会去关注一些日常生活的事物,从中去发现和市场领域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引起我的思考之后,我就会去和老师进行交流沟通,老师也会告诉我这些具体属于哪个领域等等,给我推荐一些书籍和文献,根据这个我再去进行深挖。
最终决定研究的消费者行为领域,也是从我自己日常的一个购买行为中得到的启发,和老师交流过后觉得可行。我就开始准备自己的研究计划书,完成初稿之后,就是和老师进行相谈、修改,直至最后出愿。

●专业课
主要是跟着老师的课程去上课,塾里的教材也比较全面,老师上课的PPT也是很详细的。我觉得可以掌握塾里的教材之后,笔试部分也就7788了。老师会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框架整理,教我们如何入门和理解掌握这门课程,但是在后续过程中,还是要自己去整理笔记,做到一个很好的输出(这点也是老师经常提醒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可以形成自己的逻辑框架。
其余的我就是,基本上就是背教材加上一些平时的作业。并没有很针对地去练习过去问(这点大家就不要学习啦,还是多练习)。我在考阪大的时候,今年的出题主要是人事和软件开发的一个相关题目,基本是老师上课的时候都重点讲过的知识点,我也是只是通过背书就通过了笔试(有点“凡”了)。


●面试
因为我是通过语言学校来日本留学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会给我们很多机会练习口语和日语逻辑思维。然后,在模拟面试中不断进行练习,老师会针对我的研究计划书,给我再进行一遍又一遍地梳理,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研究计划书。
班主任也会根据我的研究计划书中存在的问题,给我解释其中的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等,该如何回答等等。我感觉最好的就是在考试前多练习。

03
“阪大面试”
阪大面试是在线下面试的,每个人平均20分钟,三位教授进行提问(但是没有志望教授),整个面试的氛围还是很轻松的。感觉教授也是有分工的,一位教授问基础问题,一位负责围绕研究计划书,还有一位是负责cue流程。
具体的问题是:
*志望理由、将来的进路。
*研究计划书:研究动机/数据样本收集/研究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等等。
*研究计划书的发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
*专业知识、统计学知识等等。
最后的话,给大家说一个小tips吧:回答问题时,可以先进行简单概括,让教授继续问下去,相当于教授跟着你的思维走。

04
“关于致远”
我当时是在各大网站去搜寻私塾,看评论确定了两家私塾进行对比。我是当时线下去了解的,在和徐老师的咨询中,我了解了致远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教材和资源等等,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致远(真实觉得致远是认认真真在做教育的,哈哈哈)。我在听试听课的时候,就觉得李老师和于老师,也是讲得真的很棒,所以就立马决定致远了。
因为我语言学校的距离比较近,我也会经常来塾里自习,致远的自习氛围还是很可的(学习氛围,以及一些硬件设施之类的,从学习到生活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塾里也会准备一些杂志之类的,在自习累的时候,也可以坐在沙发上,看看经营学杂志(随处可见的有用)。致远真的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05
“想对后辈说”
✅平时多练习面试,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注意灵活回答,重视和老师的聊天。
✅笔试的时候,好好背书!即使遇到不会的,也努力将自己所学都写上答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