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教净土概论

2021-01-22 02:07 作者:吾生而知之  |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道教信众们皆普遍对于自己百年之后的归依之所模模糊糊。一般略有学识的信众们都片面的认为死后前往之地是“仙界”,更多的信众甚至完全对此问题丝毫不查。乃至部份道众对此也毫不知情。实为憾事,道教净土之说,起源甚早,秦汉时期已有十洲三岛等海岛仙山为论,诸多经典之中,也相继说明,讲演。只是可惜大众不查罢了。


《道教义枢》净土义中说道:“净土者,途开汲引,事假因缘,宝净业之有诚,妙心识之所托,此其致也。”,次句话不但说明了净土的作用,也说明了前往净土的法门。而道教净土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便是三清境了。玉清、上清、太清,这三境也叫三天(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分别由天宝君治理玉清境、灵宝君治理上清境、神宝君治理太清境。此三境分别对应大乘、中乘、小乘。


太清境内,修学洞神之教,位业之品阶称为仙,便是:上仙、高仙、大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其中至仙为太清境位业初进品阶。太清境内纯是仙人,所以在道教净土观点中,将太清境视为仙人土。


上清境内,修学洞玄之教,位业之品阶称为真,位业名称为:上真、高真、大真、神真、妙真、天真、仙真、灵真、至真。上清境内纯是真人,所以称为真人土。


玉清境内,修学洞真之教,位业之品阶称为圣,位业名为:上圣、高圣、大圣、神圣、玄圣、仙圣、真圣、灵圣、至圣。玉清境内纯是圣人,所以称为圣人土。


三清圣境,不但是诸多经典之中经常提及的地方,也每一位修道者最高目标。不过由于其要求甚高,不是一般修行者,以及信众能够前往之地。故而三清境其下便有了四梵天。


四梵天,又名种人天,圣弟子天。虽然处在三圣境之下,但是此四天之人已断生死,三灾不及,即便三界毁灭,四天依旧。这四天的名字分别为:无上常融天、太释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太极贾奕天。道教经书中记载,登上四天者,王母迎之。既登上此四天净土,就已经超离三界。当三界二十八天毁灭的时候,天人之中有修真学道(道教九宫品阶之上乘飞仙品阶才能久住于此),或者有较大功德的人都能由王母迎接前往四梵天。


四梵天为道教正式的接引度人的净土,《太真科》说:“已出三界,虽未登举,预种民者,皆无退转。若运开须化,应感下生,和光同尘,不累其德,接引后生,申明道教。”也就是说,到达四天的人,已经永远出离轮回生死。虽然不能达到三圣境,但是也不会退转。三界覆灭的时候,灾障不干,三界再度形成的时候,可以随缘下界度人传教。


但是四梵天的境界,或许对于部份人来说,还是太高。故而,十方天尊又有十方净土来接引众生。


十方净土是十方救苦天尊所化净土,《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中说,只要众信众,修种种福田,以及照经书中要求修持,便能随愿往生十方净土。十方净土分别为:东方净土仁爱世界、东南方净土慈和世界、南方净土礼教世界、西南方净土威范世界、西方净土义让世界、西北方净土成化世界、北方净土智德世界、东北方净土智积世界、上方净土无量世界、下方净土载德世界。此十方净土,都由一位天尊主持,自然化出宝台宝殿,宝楼宝阁,都是百种宝物庄严而成,内外洞彻。净土之中,天尊常在宝殿之内讲说三洞无上经典,教化往生到其中的人。还有诸多真人解释疑难,为往生至净土的人民启问天尊讲演教法。诸多童子诵经行道持斋礼拜,以种种行为教化劝说往生之人。诸多玉女常散花烧香,歌咏赞叹,供养天尊。又有诸多金刚、神王、将军保护往生净土中的人。生此十方净土的人民,寿命长远,没有夭折或者任何伤害。世间男女临终的时候,随愿神生净土,净土中众圣都会前来迎接。


十方救苦天尊十方净土,可以说是道教大部份信众的依托之处。不过,可能还是有少数人,根器鲁钝,因为种种原因,甚少诵经、礼忏、造诸功德等以求往生十方净土。如此,难免百年之后沦没诸途,不能免除苦难。但是诸天真圣,还是为次等信众另开法门,免除苦难。这便是天宫净土。


道教净土,实则诸多种类,学者也各有所依之法。可依凭修道证果,而登上道境。也可持戒行善、诵经拜忏、行各种功德,求生十方净土。也可持戒行善,而生天道三界之中。或者精行法戒,终生不犯,则名记仙录,死后能得入五岳等灵山洞宫之内任职,还能依凭自己的继续修学,步步升迁,直至最上大罗天中。


道教净土概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