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成功案例】广西大学日语笔译上岸经验分享|2023年日语考研经验|瑞译学苑

——kiki
1.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kiki,今年上岸了广西大学日语笔译,今天有幸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主要分为个人情况、初试备考、复试备考、经验教训几个部分。
2.个人情况
本人就读于吉林大学日文系,经历了不少考试的波折。由于疫情原因,N1、CATTI、专八等考试不断推迟取消,这也让我感到了很大的困扰。在大三下之前,我是个没心没肺、不学习的人。因此,我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不过,我已经通过了四六级,而且在本科期间还辅修了会计双学位。
尽管在专业方面,我只考取了高中日语教资和专四,但三笔实务中只差两分没过,这也算是小小的遗憾。我的第一志愿是吉林大学,然而今年的国家线降低了4分(A区:363),而院线大涨(382→392)。正好赶上了缩招(统招11个),导致我差了4分进入了复试,最终与本校无缘了。一时之间,我感到非常无助。我的成绩既不高又不低,让我感到两难。
此时,我开始出现了皮肤和头发也变得糟糕,这使我感到更加沮丧。为了寻找出路,我勉强参加了校内双选会。虽然完全没有想要找工作的想法,但是为了增加一些就业技能,我打算在会场上寻找一些求职信息。然而,当我到达现场时,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更高的文凭,也没有任何专业相关证书。我印了三十份简历,但最终只发出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在目睹了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后,我开始思考调剂的问题。我想,我需要尽快找到一个适合我的学校,让自己回到正轨上来。
初试:388 排名第5复试:74.6 排名第12总排名:12
3.初试备考
对于考研政治这门课程,我是从去年3月末开始着手准备的。但是在返校后,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被要求封寝,生活变得十分艰苦。在这段时间里,我只能利用背单词和在线资源学习。直到5月中旬才开始正式的备考。我主要是通过参加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腿姐技巧班和腿姐冲刺班进行备考。
其中,徐涛老师的史纲部分讲得非常好,生动有趣,我推荐大家看看《觉醒年代》。至于腿姐的班,我认为干货满满,但是针对不同老师的题目也需要多刷,这个需要自己掌握。我在8-10月期间刷了肖1000选择题,两个月内刷了3遍,建议做题时不要翻书,先看好教材,然后做完题目后错题反复订正。这样能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点。
而且,错题不要以为做对了就放过,要不断反复背诵,直到真正掌握。在10-11月期间,我利用路上的时间听腿姐的喜马拉雅课程,一般是在午饭和晚饭的时候消食时听。同时,我也开始刷各位名师的选择题,如肖八、腿四、徐六、米四等等。有时候,我也会在晚上背一些多次提名的大题。在11-12月期间,我主要是参加了腿姐的时政班和押题班,同时也用小程序错题功能反复背大题(腿姐10页)。
最后,我做了一次肖四的模拟考试,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总之,我认为备考政治这门课程,需要多练习、多反复,同时也需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翻译硕士日语:80
题型:
一、填助词10个助词填空。考基础,有几个模棱两可的,不知道答案唯不唯一。
二、句子改错有些句子是助词有错,有些是结句有错,人称、敬语等等。
三、选择20个选择题,语法、敬语居多。多做N1真题、精读书课后习题。主要注意区分相近语法。多积累问题不大。
四、阅读两篇阅读。文章能看懂就问题不大。多做N1阅读。五、作文我在备考中考和高考朝语时,根据经验,背了一篇万能作文,可以适用于各种题目。考试时,我直接套用该作文进行大量输出,唯一的担心就是字数超出了要求。
参考资料:历年N1真题历年吉大日语笔译真题《精读教材1-4》宿久高主编《日语优秀作文精选上》刘伟主编
日语翻译基础:114
题型:
一、中翻日实时热词、成语、俗语。
二、日翻中时事热词(片假名居多)、惯用语比较多。
三、文章中译日我需要翻译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是关于民间习俗的,文章较长,其中有一个主要名词的含义我不确定,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另一篇我不太记得了。
四、文章日译中这两篇文章需要从日语翻译成中文。其中一篇是文学类的,是一篇短小说,有故事情节;另一篇是关于新能源电池的,虽然我记不太清楚了,但其中许多热门词汇都是在瑞译词汇互译里背过的,应该很容易翻译。
个人建议:对于我来说,359科目是我花费了最多功夫准备的科目之一。但是考试成绩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尽管在考完试之后,我觉得自己对这个科目最有信心。因为我在平时的积累中已经熟练掌握了许多词汇,可以稳定输出。
或许还有一些我没有注意到的不足之处吧。在四月份,我开始了正式的翻译训练。我按照老师布置的每篇作业都认真完成,并且复盘整理。我还记得一开始的时候,我逼迫自己不使用翻译器,一篇700字的日译中文章磨磨蹭蹭地翻译,竟然花费了我3个小时。
后来我开始背单词并且参加直播课程学习技巧,这两个方法双管齐下,使我能够更快地翻译同样的文章,大概只需要30分钟左右。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备考期间,我每天都在进行翻译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要掌握许多日语知识外,良好的母语表达也非常重要。除了下列的课程之外,我还关注了瑞译的天声人语公众号和日语外刊精读,这对于日译中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这期间,我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由于吉大历年来倾向于出文学类相关的题材,我对此并不是非常有把握。在少数几次文学翻译练习中,我也犯了一些错误。相比之下,政经、社论、说明这些体裁更具有规律性,更易于掌握。
总之,翻译需要练习、积累、总结和体会。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达到熟能生巧、厚积薄发、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
参考资料:(我参考书目比较多,总担心看不够,但实际上真正吸收进去的有多有少,以下是个人按使用量和重要性排序)《汉译日精选汇编》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日本谚语图解词典》作者:林四郎、宇留野一夫 译者:吴珺《翻译必携124》武吉次郎《日语三级笔译真题解析》新世界出版社,catti官网指定用书
我的日语学习时间通常是这样安排的。早晨来到教学楼,先背诵作文和惯用语。上午开始做翻译作业,一般能在40到60分钟内完成。下午则会练习N1语法和阅读题,保持规律的学习习惯,可以使用番茄钟计时或写手账记录要做和已经完成的事项,以方便检查成果和复盘。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20
题型:
一、选择根据过去的真题来看,备考复习主要集中在文学和时政方面。但今年考试出现了一些非常冷门的法律、政经和社会题目,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在考试时,我感到之前学习百科知识的时间都白费了,不如多花些时间背政治相关的知识。填空同上,不过好在还是有文学相关。
二、名词解释给出的词中选四个解释,中规中矩。
三、应用文今年考了倡议书,很幸运押(赌)中了。当然各种主要体裁的应用文都有练过,倡议书中规中矩,问题不大。
四、大作文互联网相关,偏议论,字数够、卷面整洁、逻辑自洽,应该就问题不大。个人建议:范围是无止境的。
尽管我已经熟记黄皮书上所有必备内容,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听喜马拉雅音频、阅读和检索大量资料,以满足广博而不精的百科考试要求,但是知识无穷无尽,只能尽力而为,毕竟百科考试的分数大头在作文上。如果太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此处,效益就不高了。早在备考之初,我就将百科作为日常知识储备,而不是应试的一门课程,这样更为自在。
我观看了一些人文历史的纪录片,按照时间线梳理了国内外文学史,使用Anki等应用程序制作了许多知识卡片,反复阅读和翻阅黄皮书等知识点书籍,对各种名词的解释了如指掌。到了后期,即使我没有接触过某个知识点,也能编写出八九不离十的答案。在应用文的准备期间,我曾经很焦虑,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题材类型实在太多(算上公文写作已经超过40种)。
但是我的学姐告诉我不用急,11月份以后再看黄皮书的真题,然后跟随瑞译冲刺班进行备考。在这期间,我被嘉嘉老师评选出了两三篇优质范文。至于大作文,我们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需要积累话题、培养思辨能力、熟悉框架结构、保证内容的内在一致性。在12月份,我手写了两篇作文来练习手感,只需要把握好时间就可以了。
参考书目:(我参考书目比较多,总担心看不够,但实际上真正吸收进去的有多有少,以下是个人按使用量和重要性排序)关也百科讲义《2023最新黄皮书第四版》《中国文化读本》叶朗52mti2023新版百科知识考点狂背最后的礼物《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各校应用文汇总……等等各种各样的汇总PDF
4.复试经验
今年有些大学采取了线下复试的方式,作为一个调剂考生,我抓住了机会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和广西大学的两场复试,其中本文主要讲述广西大学的复试经历。由于不方便透露具体内容,我只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说实话,一开始我没想到自己能进入复试阶段,初试成绩出来后我也没有太多的学习动力。
虽然我参加了复试班,但只看了两节回放课(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到复试前,我只背了自我介绍的内容,甚至都没有好好准备,但还是被通知上了考场。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等了三个小时,整个过程中没有紧张,只想着赶紧结束。幸好在广西大学的复试中,第一个面试老师提问的是英语问题,由于我一直控制自己不说「あのう」,于是第二位面试老师开始提问日语问题时,我突然感觉自己状态好了起来,开始疯狂输出(虽然实际上我的日语水平并不那么好)。
总的来说,面试结束后我感到轻松自在,与此相比,在北京语言大学的复试中,我紧张到失语。其实,所有进入复试的考生的水平都差不多,只要保持心态平稳,初试期间储备的知识已经足够应对复试了(通常情况下应该是10分钟左右),但是在广西大学的复试中,我面试了半个多小时。
5.写在最后
本文是在逃避毕设期间努力回忆那段不见天日的灰暗日子所作,我的考研旅程是在收到西大拟录取通知时才算告终。
从确定学校到尘埃落定,这段经历太漫长了,漫长到考完初试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才觉得灵魂回到身体中,那段把所有娱乐软件都卸载的时日里我好像与同龄人脱节,如同从囚禁了一年的囹圄中走出却迷茫到不知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或许忙碌起来的充实感才能给我安全感,这一年多的经历于我而言最重要的绝不是怎么也不进脑子的知识,而是面对压力时的勇气、不再逃避的行动力、对身边杂音的屏蔽力、不想退路全力向前的毅力、以及接受平凡却努力的自己。
学习、社交和休息我们最多同时做好两件事,备考期间各种群依旧会发各种通知,没人会因为你在考研就给你发特权,恰恰考研党在多重意义上是最苦逼的存在,惭愧地说我在备考期间简直是犯了“考研大忌”,经历了分手和热恋,每日游走在正常人和疯批的边缘,九月份之后的自习室是我感受到最多温暖和最能让我能平静下来的地方,每天背书的时候看着五层的清扫阿姨上班换装拖地,看着太阳缓缓升起,在这样小心翼翼地憧憬中似乎看得到努力的希望。
备考后期不再想象结果,而是享受每一个专注的当下,因为我的努力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剩下的交给命运,而我始终相信,最终到手里的,一定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后在这里非常感谢包容我坏情绪的妈妈,感谢各种形式下提供给我帮助的诸位,感谢自习室的研友们,感谢与我产生连结的所有生命体以及非生命体(但不包括奥密克戎大人)。
帖子比较长,希望看到这里的大家都能带着闪闪发光的梦想把日子也过得闪闪发光,愿完成好自己的课题,祝一切顺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