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前分析师的LPL部分场次反直觉分析 十至二十分钟篇(EDG VS RNG第二场)

2023-06-24 01:48 作者:农药  | 我要投稿

续前十分钟篇:

序言

稍稍离一点题。

在我的记忆里,在那个分析师还没有真正发挥足够作用的年代,电竞圈的教练都有一个看起来好像十分正确的观点。那就是”只要让选手每一个环节都做好,那就必然能够拿下比赛“。

这个观点持续了差不多两年左右,直到遇到了一个十分有名的赛事——TI3。

抱歉抱歉,我无意在这里挑起刀撸大战。只不过第一次让我发现国内电竞训练想法突然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的,还确实是那一年的噩梦TI3。

说句实话,实际上那一年的TI对于分析师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转折的。因为在那一年之前,分析师其实在很多电竞项目中都属于被嘲笑的。甚至直到一年后的TI4前期,我都曾经听一个很有名的俱乐部的教练(我这里就不点名了。这位教练曾经也在B站混过,而且还和我私交不错。)私底下说过——”你看隔壁居然还搞分析师这种东西,搞了也没见出成绩,要这玩意不是搞笑吗?“

但那一年的TI带出了一个有些微妙的问题,就是你在自己的环节里每一步都做好,但人家要是根本不和你玩这个,你怎么办?

换句话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问题其实不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呢?

一直觉得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优点就是非常擅长反思,也非常尊重反思。然而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动不动就要人自己反思。比如什么一件事做不好就要子女学生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的父母老师之流。

但真实的情况,有没有可能是这人虽然认真努力,但这事就不该让这个人来做。甚至极端一点,是这件事本来就不该做呢?

4

质疑点: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EDG打得不错?

阶段性总结

如果以前文作为一个结点,在那这个点上,在两边的数据是这样的:

双方经济


对位情况

这个时间点,大后期阵容在前期小小领先,对位均衡没有任何一点有明显落后——包括很多人以为的打野。

你们觉得,EDG打得这么样?

从即时数据和场面来分析,我觉得得出EDG打得不错的结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反直觉点:问题是,有没有可能问题就不在打的有没有问题上?

或者说,有没有可能问题出在该不该这么打,而不在打得有没有问题这点上?

在之前提到的相对”古早“的电竞年代,除了在星际圈,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星际圈情况特殊一些姑且不论)。但自从分析师开始被更多引入之后,这两者就变成了不同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后者逐渐变成了衡量选手赛场表现的评价依据,而后者则逐渐变成了教练组工作方式的评价依据。

大约十分钟不到一点的时间点上,在EDG这套阵容其实打得没出什么问题的情况下,真正的问题出现了。

关键性装备

至于出了什么问题,一张截图就够说明了:

足够说明所有问题的一张图

导致打野丢经济原因,不是啥很多人臆想的打野优先保下路牺牲经济。实际上EDG在让打野保下路的时候,使用的是一套牺牲AD经验协助打野快收野区资源的方案,因此在刷野效率不如螳螂的情况下,一直到因为没有线权导致无法争抢先锋为止的整个过程中,jiejie的波比实际上是和wei的螳螂一样打出了全收的50刀野。虽然因为实在缺乏线权导致无法争取中立资源使得等级从领先半级(波比6级的时候螳螂5级半)刀落后半级(螳螂7级的时候波比6级半),但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真正让打野出现经济的原因,是中路被电刀妖姬突破了。并且突破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就是把兵线推进塔里,然后和螳螂钻野区把波比赶跑。

注意了!这里有一个额外的反直觉点。

反直觉点:从有电刀妖姬这个套路以来,所有的争议点都在说收线快和带线厉害管不了等等等等。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一系列连续的图片。这里需要一点耐心。

关键图

发现这张图有什么问题了吗?

如果没有理解这张图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一列图会让你明白这张图的场景对EDG造成了什么灾难性的后果。

中路下河道
RNG下野区
EDG上野区

黄圈和绿圈都是EDG打野jiejie和RNG汤圆为首的RNG人员。这些图几乎包括了本方、对方、上河道、下河道在内的以中路为轴心几乎所有的情况。可为啥,这些截图里都是jiejie一个人面对至少两个人?

注意看我标出的红圈,实际上EDG这边人数并不少。fofo的沙皇始终都在附近,但为啥几乎都没有出现在图里?

现在看看那第一张关键图,能理解原因了吗?

没错,电刀妖姬无论是消耗还是收线,对于沙皇来说手都太长了。为了避免被消耗和收线,沙皇必须站在比妖姬射程更远的地方。可电刀妖姬的弹射射程,是三分之二个屏幕。因此,当妖姬推线的时候,沙皇要想不被消耗地收线,也得站在三分之二个屏幕之外。那么当妖姬推完线开始往两边走的时候,无论如何沙皇都会距离妖姬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屏幕远。也就是说,当妖姬开始做事的时候——比如这里不断地从各个方向整治jiejie的波比——沙皇是永远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屏幕里的。

甚至你看上一张图就可以发现,EDG的一塔和二先锋,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掉的。


至此,结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反直觉结论:实际上,真正造成EDG局势崩盘的,不是妖姬的带线,而是电刀妖姬在对线时的射程。在妖姬开始带线之前,在中路还在正常推线的时候,EDG的中路就已经因为两边中路的射程差距而崩线了。EDG崩盘的时间点,其实比妖姬开始带线的时间还要早得多。

好,现在问题来了。虽然成了突破点,虽然实际上崩了线,但这是FOFO的问题吗?这是EDG选手打得不好造成的吗?

到此为止。整个10到20分钟的所有局面,都已经在这几张截图里完全表现出来了。

到16分钟妖姬开始单带的时候,EDG已经是一种三路崩线的局面。


我不知道如果在排位中看到小地图这个场面,会不会有人想点

要知道,上面这张小地图的局面出现时,可是EDG人头1:0,且各个位置的选手全程没有犯任何错的情况下。

结果到了争夺听牌龙的时期,也就是18分钟,那就是一波典型的场面复刻。

这场面眼熟不眼熟?

由于长期在各种地点面临一对二甚至对三,此时jiejie已经从10分钟前的平经济领先经验,完全变成了压倒性劣势。而这个需要争多听牌龙的关键时期,EDG这边依然是必须得让妖姬从领先三分之二个屏幕的位置开跑的情况。也就是说,第一时间永远是少对多,哪怕站个位置都是对面能领先到。

在已经完全跟不上经济的jiejie被妖姬偷掉后,EDG已经是无法争夺听牌龙,且只要妖姬在侧翼就没法打的状态。在这种只能追妖姬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名场面:

既无法拿龙,也追不上妖姬,更不能在妖姬侧翼的时候打团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场面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还记得我在开头说了什么吗?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问题其实不是出在选手身上呢?“

”真实的情况,有没有可能是选手确实打得不错,但本来就不该这么打;甚至极端一点,是阵容本来就不该选呢?

待续

前分析师的LPL部分场次反直觉分析 十至二十分钟篇(EDG VS RNG第二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