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心中的杜丽娘

2023-05-25 14:17 作者:是我啊哈呀  | 我要投稿

《杜丽娘》 杜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她是杜丽娘,家住湖南,沅湘之畔,曾是屈原和庄子的故乡。杜丽娘成长在千里清秋的楚天之下,浪漫不羁的因子在肉眼弗即的空间里,隐秘而顽强地渗透于她的生命密码。 人生苦短,所谓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地走向死亡,向死而生,但漫漫长路,有很多时候,是需要那么一种强韧而富有生命力的信念去支持的。杜丽娘的信念,就是对美的追求,而美的出现,是一场又一场不期而来的梦,在梦里,她跳脱出了现实一方小小的城,另辟苍穹,恍若变成了一只大鹏鸟,飞到一个很遥远的时代,飞到一个很美的世界,惊人又特别。 这种逼真的幻觉犹如攀缘的薜荔将她包围,杜丽娘深陷其中,不知是梦还是真,凡是对这种无法命名的梦境看过一眼的人都再也不能把目光移开,神秘而极具诱惑力,如同狂涛奔腾,流进杜丽娘的灵魂,到达了内心深不可测的地方。作为一个遥远的目击者,梦里的纷纭繁杂,际遇的离奇陌生是如此难以分享,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她从未想过,在这朱门深宅之外,有那么辽阔的世界,有那么与众不同的人生。 杜家也曾是钟鼎之族、书香之家,可惜子孙不盛,只有嫡妻生有一女,乳名丽娘,夫妻没有儿子,故而对杜丽娘爱若珍宝,又看她天资聪颖,便请了一位老先生来教她读书识字,假充养子之意,来疏解膝下荒凉之无奈。 在杜丽娘斑斓的记忆中,这位老先生身体瘦弱、形容枯槁,对她极为严厉,据说是个自幼习儒的读书人,那时正逢宦海失意,便谋了这个工作,杜丽娘在教书先生的熏染下,饱读诗书。后来渐渐长大,杜丽娘便要学习女工,这成为她每天必做的功课。 现实的一切如同无形的威胁向杜丽娘迫近,让她无法动弹,不断萎缩。成日待在闺房,久而久之,日渐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说不清道不明,只是闷闷的。 家中后花园里多半是女孩儿,春日流光柔魅,暖风醉人,总是撩人心,正是在这自由无拘束的世界,天真烂熳,逗乐耍玩,卧坐不避,勾的杜丽娘的魂儿也不在闺房里了,于是静极生动,便日日游园嬉戏,把女工抛在了脑后。母亲来检查杜丽娘女工时,才发觉她整日不务正学,怒火上头,于是来房里找她谈话。 母亲面无表情地坐在黑漆漆的檀木椅上,冷冷地说“你过来,我要问你话。”杜丽娘又一次敏感地捕捉到了母亲的来意,悠然早来提醒过她的,和从前如出一辙,她早就形成了一套应对之策,于是她表现出一副很乖巧无辜的样子,从不与母亲争锋相对,待母亲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又对她说道:“你最近在做些什么?”见她不答,于是又说:“丽娘啊,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做女儿家的,要以贞洁与娴静为主,之后就是女工之类最为重要。至于诗词文章,不过是不做一个睁眼瞎罢了,闲来游戏就好,本不用学习的。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儿,也不能整日在园里和下人玩闹,将来嫁人后不成样子,叫人笑话了去。” 杜丽娘知道当小孩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人会认真看待她的言语,不管是什么雪亮的真言,还是童言无忌,大人总会找到词语安慰自己,总会觉得小孩子懂什么,杜丽娘不是没有被责骂过,她大可食言、吹牛、甚至撒谎。此时此刻,杜丽娘的脸被透过屏风射进来的阳光照的红红的,静静等待着她,不愿散去,她将目光洒向斑驳的碎影中,于是她缓缓地说到:“女儿原来不知这些,只觉得那女工索然无味,教书先生曾教女儿读的几本书,也是一知半解,平时去园中玩耍也是没有收住本性……母亲教给我这些,我下次就不会了……”,母亲看到女儿还似小女孩儿娇羞之态,便想着不再追究罢。 母亲走后,杜丽娘却一反常态。她思索着是不是自己也将要拥有大人的话语权,透过母亲所谓的出嫁从夫,并且获得未来家庭的认可……然而这一切都是未知而朦胧的,她的心里突然有一只狗哀哀在雨中哭。杜丽娘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实际上去实践一个自己并不懂的抽象词汇,比如婚姻,这根本就像是犯罪,就像一个人因为好奇天堂的世界而糊里糊涂坠入无限深渊一样。每一个光面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片阴影,因为阴影和光面一样重要。 关于变成大鹏鸟,杜丽娘不知道母亲是不是也会和她做同样的梦,至少她从来没有听母亲说起过,但是她清楚地感觉到母亲很喜欢她眼前的一角小小天空,本能地排斥外界的一切入侵,日复一日地重复做一件事情让她安心,原来被局限在一个家庭的空间,这就是母亲的全世界啊!梦到自己变成大鹏鸟,大概是心有所求吧,渴望向上生长的力量,就像人从不会梦到自己乘着车子进入老鼠洞一样。杜丽娘如同明星朗月,她欣赏自然天地万物之美,迷恋梦中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打开了心灵的城门,试问,一个看过大海的人怎么会偏安在一口小井旁呢? 未来的她会不会成为母亲的复制品,重复和母亲一样的人生呢?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需要生育的女性,而要将自己可以生存、成长的空间不断缩小。最后彻彻底底失去自我,最终哪里还有权利去争取,哪还有道理让自己辩驳。杜丽娘不敢去想象,她甚至有点讨厌这样的生活。 敏感赋予她强大的感知力,杜丽娘能“无数心花发桃李”,她想要拥抱一切美好的事物,春云春鸟,夏云暑雨,秋月秋蝉,冬雪冬梅。在这诗意的浸染中,强烈地吮吸大自然的气息,努力追逐光的身影,将热烈奔放的内在生命力在释放,她渴望分享这种能量和快乐。 和杜丽娘感情最好的就是她的贴身丫鬟悠然,事实上她们更像是朋友。悠然本姓陶,清秀聪明,据说她来自一个很远的地方。“悠然”这个名字源出于东晋诗人陶渊明,能够在灰色的现实里,有一方诗意的世界,陶醉在“悠然见南山”里,优雅从容。而悠然身上好像有一个强大的磁场,会让杜丽娘不自觉的学习,而悠然的境界也是杜丽娘沉迷的世界,其中的魅力无法言说。 吟诗作赋,赌书泼茶时,她们是思想上的双胞胎,不是一个爱陶渊明,另一个疯狂爱上白居易,而是一起爱上陶渊明,而讨厌白居易的理由一模一样,她们好的是精神上的双胞胎,是灵魂上的双胞胎,是思想上的双胞胎,以至于杜丽娘在分享她的大鹏美梦时,悠然也能感同身受,这样的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她们心中懵懂的男女之爱,而是达到了西方世界柏拉图所说的,人追寻缺失的另一半,而当两个人在灵魂上合在一起才是真正完整的状态。 话说自那日和母亲谈话后回到闺阁里,杜丽娘日日想着念着家里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婚姻大事,她没有往日那般自在了,未来的夫婿会是个什么人呢?她既恐慌又期待。悠然自然也看出来了杜丽娘近来茶饭无心,心事重重。 杜丽娘除去每日的女工学习外,日日拿出几本诗集赏读,静坐在书房的窗边,拉起卷帘,薜荔在密密麻麻地攀缘,窗外红的海棠如香,明艳夺目,绿的芭蕉似玉,苍翠欲滴,无论是雨天还是月下,都有赏不尽的滋味,窗花园的一花一草,一鸟一人,她都觉得妙趣横生,美妙绝伦,杜丽娘深深地爱上了大地一切的美好,真挚又热情。午后晴天,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将稀碎的光斑洒在了她的书桌上,在书案渐渐移动,见证流年的悄然逝去,杜丽娘感受到自己正在成就自己,在读书中思考进而冥想,美妙如同羽化而登仙,是一种比诗还浪漫的感觉。 几本书里的诗,杜丽娘以前也都读过,只是年少时期的审美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初次阅读并未激起涟漪。而当一读再读时,和悠然再次赏读时总能激起惊涛骇浪。 当她们读到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时,这位帝王的后妃将自己的百结柔肠化作寸寸相思来倾吐,这个女子就如同帝王的扇子,需要的时候“出入怀袖”,不需要的时候就会弃之如敝履,而悠然的一句话“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何必这么卑微!”更是点醒了杜丽娘,很难去接受,真实地看到了一个女子缠绵悱恻、求而不得的模样,这种被选择的处境让她们感到愤怒,她为这个女子感到不平,事实本不该这样!所谓情情爱爱,让多少女子陷入绝望而难以自拔,沦落为卑微求爱的可怜虫。花香优雅,不为无人而不芳,她虽是女子,难道就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吗?女子也一样拥有平等选择的权利,有自身的主体价值,一样从内到外散发着能量和爱,而不是让鲜活的生命的千篇一律,而不是让满田的香草过早地枯萎,而不是让漫天的星辰被乌云掩盖。 但是,当她们读到卓文君的故事时,这位因为司马相如的才华而与之私定终身的女子,而悠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杜丽娘解释,诉说社会的真实,让杜丽娘明白了很多,她们会感到愤怒,私奔之事,卓文君固然是勇敢热烈的,往后余生都很难以得到社会主流礼教和道德的保护与认可,这样和一个陌生男子一见钟情的行为是危险的,卓文君似乎没有给自己和父亲留下退路,将自己的半生幸福压在了一个几乎不了解的男人身上,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杜丽娘深深觉得,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不是真爱,没有三书六礼,没有明媒正娶,完全是将女人作为物品据为己有,至于怎么得到的就无所谓了,可怜可悲的是能让一个女子这么不瞻前顾后,这么义无反顾,这无异于飞蛾扑火。卓文君是爱着司马相如的,但她不自爱,被选择最终又会被抛弃,杜丽娘陷入了沉思,男人的才情、金钱与权势难道就足以让女子奋不顾身吗?绝对不是,杜丽娘觉得,她越来越像梦中的杜丽娘了,她应该有所改变,但苦于自己是女儿身,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会一次次后退,而犹豫不决。 当她们读到唐代鱼玄机的《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时,这位女性在观看新科进士在崇真观壁上题诗留名时,她悲哀地感概“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悠然和丽娘心中也都闷着一团火,无处释放,“女儿身拘了你的灵魂了!”悠然感慨到,杜丽娘抬头望向悠然激动地说:“你又何尝不是?鱼玄机又何尝不是呢?”一时间,她们两个人心里都有一些凄迷。透过书卷跨越时空的隧道,她们感同身受当这位诗人的心被困在一个女人的身体而纠缠盘绕的时候,谁能懂的它会变得怎样的焦灼与热烈?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们在渐渐长大。所谓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就是她们在窗边读书的时光。似水的流年,如花的美眷,终是无人怜惜。冬日的午后暖洋洋的,家中后花园里白雪皑皑,迎着风雪而绽放的红梅傲然独立,红的如同胭脂般,如同灼热的跳动的心,映着雪色,白雪红梅的世界,显得格外鲜艳动人,大概是世界上少有的美景了吧!杜丽娘独自漫步在梅林中,迎面而来的梅花一点儿也不怕冷,争着绽放,沁香扑鼻,杜丽娘陶醉在这里。 不知怎的,远处悠悠地传来一个清爽干净的声音:“红梅开得恰逢其时,白雪下得冰清玉洁,如同淑女以配君子,难得姑娘也爱赏这白雪红梅,交个朋友如何?”杜丽娘吓了个踉跄,是谁在说话,这里竟然有男子,连忙说到:“你是何人?”话音刚落,不远处的红梅从中走出来一个翩翩公子,杜丽娘看到这男子风度翩翩,体型修长,双眸机敏,不由得怔住了,他的眼睛及其有穿透力,好像要把她看穿似的! 杜丽娘呆住了,这个男子向她走过来,停下又说到:“在下叫柳梦梅,在去书院路上,偶然路过这里,在墙外看到红梅数枝,于是心有所动,悄悄翻墙进来一赏美景,姑娘是这园子的主人吧,打扰了!”随手作揖表示歉意,身上衣着配饰等随处散发着富气,杜丽娘晓得了他的情况后,立马回过神来支支吾吾地说到:“嗯……好吧……既然你悄悄潜入花园来赏景的,算是不速之客,请早些赏完离开。”说完就掉头向闺阁的方向跑去,一路上小脸通红,心砰砰跳个不停,心想到这个男子好特别啊!当她一开门进屋时,这是她听到了悠然在说:“丽娘,快醒醒,起床了……”,杜丽娘感觉到自己还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杯子,原来这是一场梦,怎么这么真实,她连忙拉开帘子,感觉到一阵阵凉意,看到有悠然之后,眼神躲闪,没有了往常想要分享的冲动,赶忙穿起衣服,她要去后花园去。 悠然看出来最近的杜丽娘有一点儿不对劲,杜丽娘时常面带笑意,走神儿也是常有的,神态里更多的是少女的娇羞,悠然似乎明白了。 这花园的景色竟和梦中的景如出一辙,琉璃世界依然存在,美不胜收,可那位公子,柳梦梅却没有出现,杜丽娘曾经做过很多个梦,梦里的男主角从来都是模糊的,而柳梦梅却这么棱角分明,轮廓清晰,这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光匆匆,冬去春来,大地回暖,满园春色。悠然从屋外跑进来,欢喜地说:“丽娘,我们去后园里瞧着那花花草草,或许,或许还能遇着有情郎。”杜丽娘一下子就脸红了,她也想去看,或许还能遇上他吧,悠然又说到:“不知怎地,我最近竟对诗这么着迷,料的是被诗仙勾了魂儿去,待“诗成笑傲凌沧州”,要能“飘然思不群”,那我也乐意!”杜丽娘现在一门心思都在柳梦梅身上,她希望能再见到他,诉说那难解的相思,好像什么都顾不上了,于是匆匆穿上一件青色的水墨外衣,拉着悠然直奔后花园去。 园里一片流光溢彩,虽是早春,春风桃李花开日,暖风所到之处一片绿意盎然,熏的杜丽娘和悠然沉醉不知去路,走了一段路,她们被亭边小溪中水鸟的叫声吸引过去了。悠然率先道:“丽娘,这景色到让我想起来《诗经》,即兴吟诗如何?”还不等杜丽娘回答,悠然见物起兴,感物而动,便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诗最是应景”杜丽娘假装不懂说到:“你且说来听听,哪里应景了?”悠然像是变了一个人,呆呆地望着那些水鸟,说:“这些鸟儿们,他们成双成对,彼此依赖,彼此信任,丽娘,你有想过以后能嫁给有情郎吗?”杜丽娘知道悠然的意思,沉默了好久,说:“婚姻大事儿,从来又不得我,我能有什么选择?”这不免让杜丽娘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教书先生。她记得当时教书先生一遍一遍地吟诵诗经里的这首《关雎》,时不时抬头怅然,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难以言说的伤痛和遗憾,看到老先生的眼睛湿润了,那眼神像是饱经沧桑后的返璞归真,她好像能感受到老先生的情绪在波动,对于那首诗,杜丽娘记得先生解释为歌颂后妃之德。那时候她不能理解,但现在脑海再次回荡起这诗,杜丽娘想,当时教书先生眼里的波光,也是对某个淑女的怀念吧!老先生终是不愿意承认的,他是个老古板的先生了。这还让她想到了柳梦梅,听完悠然的话后,她不知道柳梦梅说的淑女的君子是不是在向她暗示什么,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她说不上来。 过了数日 ,春日傍晚,杜丽娘独自来到后花园的河边,想要寻找答案。她渴望能与柳梦梅再见一面,上次梦中一别,那个声音,那个面容,让她魂牵梦萦。“姑娘,好久不见,可安好?”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出现了,她忙一转头,心动的声音难以抑制,是他,仔细一看,生的竟然这般面容清秀,是梦中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男子,杜丽娘不觉又看呆了,不知说些什么,好像失去了言语能力,勉强嘟哝出来两个字:“都好”,柳梦梅则非常从容,两眼紧紧盯着杜丽娘,这让她根本不敢抬头与他对视,柳梦梅道:“姑娘,上次一别……在下寝食难安,家中世代簪缨,小生不才,渴望能得姑娘青眼,一解相思……”杜丽娘不知道自己的脸蛋儿已经成了煮熟的红虾,手足无措,这些话是在向她求婚吗?什么时候请人说媒?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自觉接受了这个男人深情地示爱,她无法拒绝,可这样就算私定终身了吗?杜丽娘鼓起勇气抬头,看到柳梦梅,他们第一次对上了眼,杜丽娘忙背过身去,现实中她从未这样接触过异性男人,和他说话像几千只小鹿乱撞,晕乎乎的。 时光不知过了多久,她恍惚听到柳梦梅说:“只因那一次遇见,那日白雪红梅,看到你站在树下眉眼带笑,鲜活灵动,只那一眼,便融化了我的心,感恩上天的缘分,多少个日夜我都……你在我心里完美无瑕,我对你的爱全心全意,你是我心中的淑女,蕙质兰心,在下只盼执子之手,齐眉举案!”可这好像并不是杜丽娘想要的。 春光灿烂,杜丽娘满头大汗,从梦中惊醒,她知道这又是一场梦,却是如此真实。悠然走过来,那深邃的眼眸好像早已将杜丽娘的心思看穿,她说:“丽娘,我要离开这里了,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大千世界,你要记住,不管什么样的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值得活得很美好!”杜丽娘听到这话,一瞬间脑袋嗡嗡作响,好像身体被抽走了一部分,那种前所未有的失落感,她不知道自从柳梦梅的出现,她便和悠然越来越疏远,她们不再似从前那般…… 几月过后,母亲欢欢喜喜地来告知杜丽娘,不知是哪里来的缘分,来提亲的竟然是柳家的小公子,名为梦梅,门当户对,两家是极其乐意的,就商量着定下了亲事。 大婚在即,杜丽娘感觉到一个叫做“柳杜氏”的人的本质在向她渗透,她看着床边精美的嫁衣,那嫁衣如同幽灵似的奇装异服,在她穿了嫁衣转向镜子去看时,她看到的是一个蒙着层层面纱,带了套子的人,一点都不像她往常的样子,镜像倒影着她的内心,荡起怒火中迸发的力量,反驳了她的男人名,撕扯了她的婚服,破坏了她的婚礼。 秋日荒凉,落日楼头,独自弹拨琴弦,却是“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她的精神脱离身体,游走于四海之间,像大鸟展开翅膀,自由无碍……

我心中的杜丽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