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疫情之后回老家,别傻了!你回得起吗?

2022-12-19 22:17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当下,疫情正处于第一波高峰期,每个人身边几乎都有“阳了”的朋友。

有些地方的快递陷入了停滞,库房堆积的包裹没人配送,一问得知:一个配送点10个小哥,阳了7个。有些门店因员工阳得太多,直接宣布关门歇业。

从直观感受来看,开放后的经济似乎比管控时更严峻,以至于有人喊着要“重归管控”。

但管控对经济的伤害是慢性的,看不到尽头;开放对经济的伤害是急性的,随着感染呈常态化,衰退是暂时的,经济很快就会恢复昔日的动力。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贸企业打“飞的”去海外抢订单,背后体现出的正是对未来经济的乐观情绪。可以说,经济重燃近在眼前。

疫情管控期间,受利空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个倒霉的是应届毕业生,今年毕业季他们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且他们找不到工作在宏观数据中算不到“失业”上——本没有“就业”,何来“失业”?顶多算“待业”。

如今随着信心的回复,经济的回暖,就业机会会陆续增多,一个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又来了:年轻人究竟该选大城市“卷”还是回老家“躺平”?我们可以从三组宏观数据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组:各地的财政收入

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一个地方想要发展的好离不开财政支持,尤其是地方财政。财政基于税收,税收的多寡取决于经济底子的好坏。

2021年,中国各省财政情况较好的省份均集中在沿海地区,它们是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号称“东南五省”),加上北京、上海、天津三座直辖市。

它们不但有财政结余,每年还向中央缴纳部分税收。中央拿到钱后,再向其他财政亏空的省份做转移支付。

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完税2.2万亿,上缴了1万亿,留存了1万亿。上海市,全年完税1.5万亿,上缴7800亿,留存6600亿。这些留存下来的钱,就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资本。

而全国表现最差的省份黑龙江,全年仅完税1700亿,上缴了870亿,中央转移支付了3700亿,没有国家的支持,黑龙江“过日子”都难。

好比一个家庭,广东人一年存了1万元、上海人存了6600元,黑龙江倒欠了银行3000元,哪一家的日子好过?哪个家庭有前途?一目了然。

第二组:各地的养老金收入

前几年,有些省份养老金不足曾登上过热搜。养老金吃的是地方财政,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完全看地方的养老金收入情况。

养老金短缺的省份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逻辑不外乎是:养老金缴纳是跟着个人跑的,西北、东北诸省的年轻人全跑东南沿海打工了,没有新人交纳养老金了,便照成了亏空。

现在国家在顶层给缺口严重的省份发补贴,保证基本养老金的发放。

放在个人身上。江苏和安徽交界的地方有两个村庄,江苏这边的农民每月发放1000元的“老农养老金”,安徽那边的农民每月仅200元。

两个村庄地理环境一模一样,村民的养老金竟差了5倍!因为江苏每年能收到3500亿的养老金,安徽仅1200亿。

年轻人在选择就业地时,不但要考虑现在的收入,未来退休后的养老钱,也不容忽视。

第三组:各地的房价

房价是阻止年轻人在大城市定居的一个重要因素。谁都知道“北上广深”钱多机会多,但房价同样高得吓人。

动辄五六百万,七八百万一套房。普通人上班一辈子也难圆房产梦,这是很多人放弃大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上广深”房价高,人为炒作在其次,最主要的矛盾仍是供需关系,一线城市人太多了,土地供应量少,供需失衡导致房价处于高位。

应届毕业生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对照首付的难度,选择一座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

同时,在房地产大环境整体遇冷情况下,房价上涨缺乏明显的动力,毕业生不用着急买房,在某座城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衡量生活条件与收入及未来的发展,再做出决定。

小城市的房价确实比大城市便宜太多,但小城市的工资也比大城市低。更重要的是,小城市的收入容易陷入长期的停滞不前,大城市的收入的上限要高得多。

通过衡量城市发展潜力+养老金+房价,三个指标,应届毕业生应不难做出选择:在沿海大城市里“卷”着,要比会老家“躺平”要有前途得多。

我身边有两个朋友,他们在老家都有些家底,回老家可以轻易找到一份安逸的工作。

其中一人选择回河南老家,离开苏州前,他突然发来一条微信问:你说,我就这么离开了,会不会有点丢人?

在他内心,同届的同学们还在大城市奋斗,他却早早选择了躺平,内心有些许不甘,大城市即使有再多缺点,但它都给了每个人平等奋斗的希望,这些公平性的要素,在很多小城市非常稀缺。

另一个朋友坚决不同意父母为他做好的安排,拒绝回家做个没希望的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拿着三四千的“死工资”,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有时,大城市的生活就是这么令人难以言说。太多人抱怨大城市房价高,压力大。一问都说老家好,再问都不愿意回老家,这就是大城市的魅力。

教育、医疗、娱乐、环境等是眼前能看到的好处,除此之外大城市还有养老金、房产增值、机遇等看不见的隐形好处。

2021年,财政收入最高的沿海省份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及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就业的机会自然也是这些地方最多,年轻时卷一卷,是为了老了后能躺得更舒服!


作者:江左佑安



疫情之后回老家,别傻了!你回得起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