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奖送书】尼尔·盖曼写同人了
无论是文字还是漫画影音,所有成功的虚构叙事性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读者和观众会忍不住感叹一句:作者是怎么想到的啊?!

1.尼尔·盖曼的世界观架构
今天再来聊聊尼尔·盖曼,以及他在大师课里讲到的虚构写作的世界观架构(worldbuilding),这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作家想象和平铺架构能力的方面之一。世界观架构,俗称架空,实际上就是在小说中塑造一个全新的时空,这个新世界有标志性的人物和专门的运转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创建新世界观的关键。在我们熟知的很多大IP和一些时下流行的无限流作品中都能看到一个特殊且坚固的规则,比如《开端》中的无限循环,《哈利波特》的阿瓦达索命,《百年孤独》里飘摇的马贡多岛,赛博朋克,还有网络仙侠里的剑雨江湖和渡劫的上神,甚至一些小众文学(乙女、ABO)。

2.世界观的规则

如何让读者能够相信并理解这些本不存在的人物和规则?尼尔·盖曼用自己的写作经历对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这里有必要快速地复习一下《坟场之书》: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亡者之爱和守护的故事,过于温馨,让人心软。养大一个孩子,需要整片坟场一齐出力。一个婴儿的出现,打破了坟场千年来的平静。这个新生儿是灭门惨案的幸存者。爬出家门后误入坟场。在死神的指引下,鬼魂们收养了它,并取名诺伯蒂(Nobody)。坟场从此成了诺伯蒂的魔法学校,他开始学习隐身术、梦游术、恐惧大法,与女巫共舞亡灵之舞。成长在坟场中的诺伯蒂如同腐土里绽放的鲜花,绚烂又鲜活。然而,每个人都要去经历自己的人生,坟场的生活注定只是诺伯蒂生命旅途的一个站点。坟场少年终将告别坟场,带着身后那些充满温暖和爱的目光,面对生活的痛苦、生活的乐趣,走遍万水千山。

其实很容易联想到这样一个擅长写儿童文学的作家的写作灵感大多来源于自己的童年、家庭和子女。然而一瞬间的灵感爆发,并不足以支撑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

从idea到worldbuilding之间有漫长的二十五年,尼尔·盖曼从不吝啬付出时间,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自己的成长,等待这样一个奇幻且丰满的坟场的诞生。

在这二十五年间,他不断地走近各地的坟场,去临摹坟场的草木特点,去观察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坟场的氛围和灵光,去感受其中可以“移植”到书中的元素,去想象这一片空间能够承载的小小世界和大大的能量。幻想文学最需要真实性,而真实性无法凭空捏造,需要用眼观察、用心感受。

3.“同人磕学”

与大多数人对于同人文学的主流观点不同的是,尼尔·盖曼并不介意将这一“饭圈产物”也纳进文学的范畴。这也并非专业文学作者和出版机构接纳同人文的最早的信号,第五届地劳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钻的石》就出自同人作者杜静修之手。文学的疆域在不断打开,甚至可以说在文坛几乎没有出现过学院派独霸的时期。写作的门槛很低,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能用拼音写一篇日记。似乎在文学界,百花争鸣是必然的结果。新媒体时代的人们有着更加浓厚的表达欲和创新性,无纸化更是拉更多想要小试牛刀的新人作家“入坑”。文学作品的发行和传播不再受到出版规则、审查和印刷的层层限制,网文产业青云直上。同人文学,更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产物之一。 同人文之所以能够盛行,就是因为创作者对于自己“借用”的人物、故事大背景有着无可比拟的喜爱和共情。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哈利波特的书粉为其中的人物书写的同人改编文数不胜数,在粉丝群体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是这些作品,很难被当作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作品”,因为故事里的世界观完全是借来的,即使换个背景设定,人物性格再创新,也不过是原作的衍生物而已。这也是尼尔盖曼不反对以写同人作品开始动笔,但更鼓励大家去想象和架构全新的世界观的原因。

不得不提到的是,如今我们所提到的同人文,和尼尔·盖曼所定义的fan fiction还是有所差别的,或者说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磕学”。如今“磕cp”必然会写在饭圈人每日生活图鉴的前列,很多人磕上头了,糖不够了,就亲自“产粮”了。但我绝不否认这些上头产物里的真情实感,我甚至认为这样的创作产自热爱和想象,是非常可爱和真挚的(毕竟小学六年级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柯南和灰原哀写文的自我感动至今记忆犹新)。
更何况,这些令粉丝上头的人物,无论是二次元纸片人,小说人物还是真实存在的各路偶像名人,他们要么活在已经被书写好的大结局里,要么和粉丝做着最熟悉的陌生人过着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动笔写,才能把握主导权,让喜爱的人们走向彼此。既定的结局或许是很多人的意难平,那么让这些人物重新鲜活起来,让遗憾圆满,让未知成为可能,双向奔赴,又有何不可?


4.学院派如何看“同人”
同人文学一直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Roberta Pearson就撰文研究过赛博朋克背景下的福尔摩斯同人作品,《The Adventure of the Sussex Vampire》。她列举了自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以来的一系列借用福尔摩斯人物形象的文艺作品,“20世纪40年代的福尔摩斯为盟军工作;20世纪70年代的福尔摩斯在电影《法令谋杀》(1979年)中揭开了一个可怕的皇家阴谋;20世纪80年代的福尔摩斯在格拉纳达(Granada)制作的一系列遗产电视节目中出现。” 在电影《全面回忆》(Total Recall,1990)和《强尼记忆》(Johnny Mnemonic,1995)中,主人公都有植入外来记忆的设定,而这个情节取材于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和威廉·吉布森,也就有了假面记忆(prosthetic memory)这一概念。Roberta认为假面记忆本身就是一个对于“同人取材”的映射和恰当比喻。 5猝不及防!尼尔·盖曼新书预告那么话说回来,尼尔·盖曼有没有写过同人?或者说,尼尔·盖曼有没有为已有的人物做过二次加工?当然!读客文化年后即将出版尼尔·盖曼的新短篇集《高能预警》,收录24个经典短篇!写尽原始人性中的爱、嫉妒、贪婪、猜忌、恐惧和虚荣。集奇幻、悬疑、惊悚、哥特风格于一体。有暗黑版《睡美人》,福尔摩斯来到中国炼制长生不老药等脑洞大开之作。童话和哥特的碰撞,还有福尔摩斯和中国古典神话的梦幻联动绝对值得期待!


【动态抽奖】B站评论和转发这篇文章,抽2位幸运儿各送《高能预警》书一本

我们以大师课为起点,连接共同学习爱好者,整合学习资源
建立了内森の共学群【写作】
在此群,你会享受以下专属福利:
①大师课熟肉视频文件下载(限写作类型课程)
②学习同行者共同交流,提升写作技巧
③其他课外学习资源随时共享
④热门话题/写作技巧讨论
⑤共学小组和作业讨论
⑥不定期赠送学习福利和礼品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写作群】找到进群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