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从秋元康和国师入手——聊聊创作腐化

2023-01-26 19:05 作者:螭晵  | 我要投稿

近期春节档的一些事,简单说说。

我谈秋元康的时候说过一个概念,叫做“创作腐化”。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创作者整不出活儿了,于是就开始复读自己以前的好活儿。结果嘛,好活慢慢就整成了烂活儿。其本质,是观察与思考的停滞,一个人无法从观察和思考角度得到新东西,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创作出新东西。
这点在秋元康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而在EMO老师身上体现得不那么明显。

先说康子:
首先,我是不认同所谓代笔一说的,就算有,代笔所完成的工作量也必然比秋元康低很多。(低工作量有很多种形式)

原因很简单,秋元康现在的作品质量就是高强度创作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水作品。唐家三少一天能写三万,东西水不水?秋元康也一样。

很多人觉得质量低一定是秋元康请了人,恰恰相反,在给钱、请人的情况下,创作密度分散,是必然会带来创作质量的整体提高的。一个人一个月要写几十首歌,肯定有的糊弄有的好好写。而且,创作这个行为的属性决定了,即使好好写,也会被糊弄的时间影响状态。

创作,就是越闲越强,尤其文字创作。

于是,康子在高密度作业下,没时间观察没时间思考,结果就是当他想整好活的时候,必然会进入到一种怪异的状态——复读,结果就是29单阿酷秋梨。

而国师emo老人家就不太一样,老人家的区别之处在于,他一年的作品产出是极其有限的,也就使得他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去沉淀。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老人家在故事的把控上一直都是不好不坏,剧作与画面呈现出了出奇的割裂,这种割裂在文艺片里无所谓,但是走到商业片这,就是一个寄字。

国师他老人家,该导过的东西都导过了,就是没有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爆商业片。人一到那个位置,就很容易求全——老子没有的必须得有。这就是另一种程度的创作腐化,不去搞自己的长板,反而想着去补短板。

黄金甲是套皮雷雨,长城口碑依旧烂透,国师老人家的大投入商业片始终差那么一口气。
于是今年,老人家在去年狙击手被长津湖力压一头后,痛定思痛,做出了决定。

跟着流量走吧。

往后的故事就不必说了。

两种不同方式的创作腐化,发生在两国的两位老前辈身上,不得不说的确让人警醒。

不过嘛,我也很久没写坂道经学的大篇了,翻出自己以前的创作腐化论炒炒冷饭,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类型的腐化吧(笑)


【杂谈】从秋元康和国师入手——聊聊创作腐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