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培养自己的发展型人格

2023-10-31 17:20 作者:非常厉害的牧羊人  | 我要投稿

在卡罗尔·德维克著作《终生成长》中,她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两种类型的人格,一种是固定型人格,一种是发展型人格,这两种人格会不同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个人发展和应对世界和他人的方式。在看完这本书后,很多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一瞬间都迎刃而解了。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沉溺于用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获得成就感?为什么有人总喜欢跟他人比较并且相较于好好的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更关注自己有没有在自认的竞赛中击败别人?为什么总会有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并且总是会用反复自证甚至公家人的方式来获得优越感?我想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固定型人格往往发端于感觉自我的自主性被否定的某一个时刻,即自身的存在性和个人价值在某个非常紧急的时刻被否定了,为了让自身感觉到安全感和自我是存在其有价值的,他们往往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思维认知方式,即自己是独特的,是某种优越状态的,自己是非常优秀的,并且会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证实这件事情,斌且会尽最大努力的让他人跟他自己拥有相同的认知,多见于为了因为父母原因否定了自己存在性的小孩子和希望他人能一直用一种固定的、欣赏的思维方式关注自己的成年人。固定型人格产生于希望被人认可的渴望,当一个人感觉到他是不被认可、不被爱的时候,他就会紧急发展出一种思维模式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认可的。而这一模式是为了维护自身存在的安全性和确定性——即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安全感。而这种思维模式大概率并不是自己真实需要的,是自己为了让他人认可并且理解而发展出来的,即可能会一直顶着一顶自己幻想出来的钢盔走在幻想中的枪林弹雨中——希望别人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且强有力的人,即便这个人可能会和真实的自己毫不相干,并且会在维护这个醒想的过程中过付出高昂的代价,并且让真实的自己感觉到巨大的精神痛苦。 成长型人格和固定型人格不一样的点在于处理失败事件和挫折事件的态度,并由此延伸出来的面对成长性事件的态度。固定型人格会有意识的回避一切可能更会让自己得到成长和提高的事物,因为 在面对这类食物的时候他们会面对自身人设被否定的风险,即,自己努力让自己相信也想让他人相信的某一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可能会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被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挫折否定的风险,所以固定型人格会用一种消极甚至是回避的态度面对一些成长性事件,比如固定型人格会在学习国际象棋的过程中因为遇到困难所以终止学习进程,并且宣称自己其实是一个国际象棋天才,没有继续学习实际上是因为太简单和无趣。成长型人格则是全方位的不同,主要的不同点在于,他们会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成长性事件,当然,不是说成长型人格面对失败和挫折事件的时候不会有消极情绪,他们也会有消极情绪,但是不会因为消极情绪和感觉到挫败而回避问题,他们会停下来想想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自己还能不能继续换一种方式前进。比如迈克尔乔丹,世人皆以为他能成为不世出的篮球明星是因为强健的体魄和高大的身材以及天赋,但是他本人却反复强调自己的成功来自于反复刻苦的练习,并且在上了年纪后依旧没有停止练习吃老本,而是更换训练思维,提升自己的协调性。同时成长型人格在面对挫折型事件的时候也能及时调整思维方式,不会迅速的将自己的挫败和无力感扔给外界和他人,而是会最大限度的让自己不被悲伤痛苦影线,就事论事思考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和超越自己。 在我眼中,固定型对人会产生的最大阻碍在于,会因为很努力的回避自己的无力感和固守自己的优越性而固执的停留在某一个状态中,以至于错失了所有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和成长的可能性,甚至会用攻击他人的方式来感受权威感,比如福特前CEO艾科卡和网球运动员麦肯罗,他们用尽一切手段去寻找在生活中可以让自己感到优越感和独特性的事件,但是对于真正的真知灼见却敬而远之,艾科卡甚至会因为下属优秀的提案而大发雷霆,当然,他们也毫无疑问的随着自己对外部变迁的忽视而让自己的一成不变撞上了一道现实的铁墙并且怒气冲天的败北。他们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扭转自己的局面,但都因为太执着于自己的优越感而固执地选择一条道走到了黑。放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很多有固定型思维的人都会因为内耗、担心别人的眼光和希望自己的表现获得他人认可而转不过弯来。 成长性人格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会让人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每一个成长机会和阻碍,面对成长性机会的时候成长型人格不会因为不确定性和潜在阻碍而选择绕道而行,而是会选择多种方式来突破阻碍和障碍,并且理性的面对事实,最大限度的减情绪对自己判断干涉,在面对挫折和失败事件的时候也不会一跑了之,而是会尽最大努力的去思考为什么会导致当前这个局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前的状况到是什么?并且在理性观察的基础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挽回局势,就像施乐公司CEO安妮·穆尔卡西一样,通过了解公司山下每一笔业务来判断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型人格会把沮丧情绪放下,尝试看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了解事情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对于发展不利的因素和状况并不会因为成长性仍无愿意面对而被忽略和视而不见,他们会把这些因素全部罗列出来,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且不回避,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事情才能像他们真正期待的方向去发展。 以谈判举例,在第五章中卡罗尔以商业和思维领导模式为例,举了谈判过程的例子,即便是在商务谈判中,成长型和固定性也有着非常不一样的表现,成长型倾向于“不仅在谈判中给自己带来有利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得出一根组所有人利益、更有创造性地解决方法”,因为他们更善于跨越失败并且在失败中获取经验。 但是于此同时成长型位也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的思维表征。因为我们所处的东亚文化圈中对于评价的追求非常的高,很多时候我们即便已经掌握了相当程度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也还是会因为周围环境中对于评价的追逐而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一些沮丧和在意,这会让我们远离真实的自己和真正能帮助自己实现成长的事物。成长型思维方式一半来自于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原生家庭的培养,即父母对于孩子重鼓励和正视现实于解决问题,然后让孩子较少关注与自己对于自己行为的评价和关注,而是更多的关注在自身目标的达成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另外一个途径是后续的培养,即针对成长型思维的刻意练习,相较于固定成就的达成和他人的目光与评价,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付诸努力以及提升程度。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为你不仅仅需要放弃对于优越感和他人或真或假的称赞,更需要转身离开给你带来荣誉感和舒适感的熟悉区域,扭头走向那些你不熟悉但是却实实在在可以给你带来成长和提升的新区域,并且大胆地面对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的挑战、恐惧、挫折与批评,这对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和希望获得他人认可的人而言可谓是地狱难度的挑战,但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个点是,相较于世界整体的成长速度,我们个人的成长速度是完全不够看的,每天都有无数尖端科研团队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和工程公关的第一线,为人类提供了无数先进的科学成果和理论成果,如果我们只是抱残守缺,宁可让所有人都认可我们固有的那些优点,也不愿意开发出我们新的优点和优势,那么我们终将会在沉迷于自我认可的美梦中被整体进步性甩在后面,所以进步与进取虽难,但是他确实是我们最应该选择的方向。 成长型与固定型往往与思维模式相关,成长型位往往是建立在相信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固定型的回避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稍微做一些非常简单的举动就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这会让事情在有转机的时候因为固定性感觉到了无力感而逐渐放弃了对时间的控制和扭转。拉罗尔认为是固定性在思考问题之前内心啊得一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和对事态的判断:“在他们感到焦虑和压抑之前,一些年头快速的闪过了他们的大脑,是这些带有消极信念的想法导致了他们的消极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卡罗尔推荐了认知疗法,即通过观察和注意这些信念,来观察和卸载固定型在面对和解析信息时进行的自我评估,即总是会借由外界信息来对自身状态和价值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极端评判行为,让固定型变得更加理性。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卡罗尔也发现了成长型思维模式会同样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但他们的内心独白与评判自己或他人无关,他们对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同样很敏感,但他们更注重能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什么,而这就是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需要可以联系的部分。 针对如何培养个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卡罗尔在实操部分给出了以下建议: 1.通过了解脑科学项目来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并非是不会进行发展和改变的,《异类》、《刻意练习》、《认知天性》等很多提升自我认知的书籍里都有提到类似的建议,从一万小时定律,到通过可以联系建立思维表征、神经生成学习法乃至心流活动,都介绍了和这方面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他们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信息:我们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成为专家和更好的自己。 2.发掘自身坚持固定性思维方式的根本原因。人们坚持固定性思维方式一般都是出于满足自身心理需要的原因,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能够为你提供获得自尊心的方案,还可以让你获得他人的喜爱和尊敬,但其实这只是幼年时期为了获得父母注意——对于那个时候的儿童而言那就是生存的资本,会想象出另外的一个自己,一个可能更受父母欢迎、是父母在寻找的外在形象的自己,而他们所创造和想象出来的那个自己就形成了某种需要用固定型思维模式捍卫的自己,但这样的思维模式会让他们的成长性变成一潭死水而不是可持续进步的清澈活水。但必须承认的是转换固定型思维方式非常不容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固定型思维方式和其捍卫的人格状态都是自身自尊的来源,放弃固定型捍卫的自我无疑是舍弃容易且长期坚持的事物转向给自己带来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挫折和挑战,即便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每一天都活在对抗而不是进步当中。如果说成长型思维是让你不断地爱上自己接纳自己提升自己的话,那么固定型人格就是让你不断地逃离自己远离自己和否定自己,因为在真实的自己之外有另外一个理想人格才是你对自己的真正认知。 3.刻意练习来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心理表征。面对负面和挫折事件的时候抛却这件事情可能会形成的对自己的评价,更要舍弃掉自己幻想中他人借由这件事情对你的评价。去搜集信息,看看事情的真实进展状态是怎样的,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的错失良机,是否有行动可以进行补救,有其他的选择方式吗?最后告诉自己其实有很多方法方式道路机遇都可以供自己选择,自身的价值并不会因为一次的挫败而大打折扣。 4.学会付出。慢慢的接受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必要的事实,一个人很努力并不是很丢脸的事情,恰恰想法是他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花时间学习享受付出努力的过程,花时间学习虚心思考问题的方式,然后一个本来是固定性的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愿意支持和帮助你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你们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合作,到最后他们会发现,其实所谓的固定型思维,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目的是欸了让自己感觉到安全、强大和具有价值。 这篇文章的书写贯穿时间很长,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想要介绍一下自己对这本字字珠玑的书籍的看法和观点,后续因为创作时间被拉长,只能根据书籍内容和当时记录的一些思想笔记进行介绍,希望不会影响大家对这本非常优秀的书籍的感官,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书评和这本书既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成长。

如何培养自己的发展型人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