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未来潜在的墨茶official小伙伴的一些个人建议

2021-01-23 01:39 作者:北阪有桑123  | 我要投稿

说实话,本来延期毕业,导师各种折腾,没时间写的。

但还是忍不住写点自己的建议。没办法,都是穷人家出身,那种感同身受太强烈了。

前两个月知乎一个问题@我,也是个穷小子打算逃离家庭让支招的。干脆这次就集中写一下。

………………………………………………………………

一、正题1:如果家庭糟糕又贫困,如何脱身?

这个话题首先得看在什么阶段。

(一)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

1.最重要就是要有个好成绩。

只要有好成绩,哪怕家里一分钱学费都不愿意出,老师学校一般会想办法的。我硕士室友就是,一个人一个户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靠着成绩好,一路免费读到985的博士。所以,越穷越要多学习,只有成绩好,别人才会觉得帮助你有用。因为学校里面有各种资助基金,就算学校没有,教育局那里也有,就看有没有申报。

2.大胆地讲出自己需要帮助,不要总幻想自己一个人挺过去。

现在流行中二文化,日本那里传来的,不麻烦别人,凡事自己一个人扛。这个,从马哲来讲,首先就不合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怎么可能一个人扛。如果困难时都一个人扛,那要这个社会有何用。只要自己是真的需要,就应该大胆说出来。社会本身就应该为个人提供一个风险保障机制。只有这样,社会和个人才能良性循环。否则本质上是让人与社会割裂。一些人既要压榨健康人的剩余价值,还吝啬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反而污蔑一句卖惨。每每看到就火大。贫穷不是罪,不要羞于启齿。那些何不食肉糜的傻*,来一个我骂一个。

3.大方地接受别人的善意,不要把接受善意当成交易。

好心人在帮助我们的时候压根没想过回报,所以完全不用有什么自己不该或没能力回报的难为情。安安心心接受别人的善意,等自己度过难关,再继续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人就行了。善意是不同人之间传递的,不是固定对象之间的交易。即使自己没有希望了,也要恰当地接纳别人的善意。因为善意本身不以自己的反哺或报答为条件的。善意本身就是社会运行的润滑剂。你大方地接受善意,并用到该用的地方就是尊重了善意。

4.如果家庭不睦,记得明确地讲出来。

学校的资助老师会直接给你。地方的资助一般会给父母。所以,一定要给相关内容负责人明确表示自己的困难,争取把钱直接打到自己户头或者搞个公账上。你不讲,外人很难看出来的。


(二)如果完成了义务教育

1.如果你成绩好,顺着读到大学这些是没问题的,往后面有绿色通道,无息贷款。如果不想生活有压力,想早日工作挣钱,建议读师范或者提前批。

2.如果成绩不佳,记得看职高里面,或者地方政府短期培训,里面有些免费项目或者企业定向培养的项目,能去一定要去。

3.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去当兵。当兵这个也不错,只要健康,去当兵了,后面有啥问题,都有组织兜着,算是个综合不错的选择,回来转业再接受安排入个公职或技能培训啥的。

4.最后的最后,才出去打工,年龄小出去打工很容易吃亏。就跟墨茶的经历一样。有时候熟人也未必靠谱。如果出去打工,记得保管好身份证一定不能丢,记得联系个网友,或者同学,当个紧急联系人。去了打工地一定要把派出所和政府大厅位置摸熟,这样一旦有个农民培训政策,你好赶上,也添一份安全。

…………………………………………………………………………………………………………

二、正题2:不要放弃求助,也不要想当然。

当今社会虽然网络发达,但事实上信息之间的鸿沟只在拉大,没有缩小。因而,当自己觉得求助无门,放弃求助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是自己没找到合适的方法。记得在各个政府平台,各级领导信箱,网络平台之类,及时求助。要知道现在骗资助的也很多,你说出来到被核实,中间有很长的时间差的。墨茶这个病其实本身并不严重,如果及时求助,得到帮助。后面自己正常上班治病,完全没问题的。

………………………………………………………………………………………………

三、正题3:个人的一些问题吐槽

1.为什么不放松对分户口的管制。

墨茶与父母关系这么差劲了,如果能够分立户口,墨茶成独户,他必然是低保人群。压根就不会有这个悲剧。我们的各种扶贫是按户口来的,但是同一户口内家人作恶却只能视而不见。这不是墨茶一个问题。我小时候记得有两个初中女同学,过得都很惨,相当惨那种。父母要么家暴烂人一个,要么重男轻女。

有一个女孩我记得以前班里经常凶我。我最开始还有点生气,后来以一打听到她家里情况,再也不生气了。因为全班,貌似就我这种烂好人脾气,她可以不负责任的凶。后来还故意去搭讪拌嘴,想让她在放学的路上不那么孤单,好几次一起回家,在马路口分开。她家在半山腰上。大约是初三读了一半,就辍学去打工了。我们班是全校唯一的尖子班(农村的尖子班,跟外面比不值一提),挺可惜的。我回忆了一下自己为什么对她格外特殊,可能就是从小被父母教育向我表姐学习。我表姐相当的干练,也比较有胆气,我就要差些,每次都缩在后面。所以遇到类似的女生就自觉地比较崇拜。后来我老婆也是一个干练的人,经常嫌弃我磨磨唧唧。

另一个班里女孩初三毕业去广州打工,她家里就是父亲重男轻女,干活在自家,吃饭在爷爷家那种。他父亲完全把她当给弟弟挣婚房的工具。她还是结婚后有了老公才摆脱。她结婚前我们联系了一次,很高兴我当年给她留下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正面印象。

户口把这些悲剧的孩子,无论女孩子还是男孩子,绑定在家庭。家长凭借着户主身份可以去村委会打听,可以办各种手续,领到相应补贴。各种政策宣传,如招兵之类往往也图省事只传给户主,从来不确保每一个社员都了解情况。这样,孩子缺乏了解其他信息的渠道,只能听话,连反抗都不能。哪怕长大了都很难。就像墨茶房子被他父亲抢占。如果分了户,他爷爷把房子过到他独立的户头,他爸爸是绝对要不走的。更别说撵人了。我这其中一个同学也是结婚迁户口后才摆脱家庭影响。另一个女生一直没联系,不知道现在过得如何了?如果健康,想必比当年肯定是改善很多了。

2.基层管理的形式主义

墨茶所在的地方可不是什么四川不知名的犄角旮旯。是扶贫的样板地区,凉山。这里按道理是不应该有漏网之鱼的,却出现了,不仅出现,而且这鱼还说没就没了。基层工作,很多都是按户通知,或者公告栏公示,压根无法保障家庭里面妇女,孩子的知情权。特别是现在不分户,好多年轻人即使20岁了甚至更大年龄,基本也是没有知情权的,基本就被长辈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这亲人团结还好,要是如墨茶这般,肯定要出问题的。

基层工作还是不能图省事,应该按人头逐一统计与下发信息。要保证14岁以上每一个人的知情权才行。这样有什么问题才能防范未然。事实上这些也增加不了多少工作量。集中开大会,要求社员尽可能全部到场就行了,外出打工的,即使做好每个人的电话沟通就行。也就第一次麻烦,后面形成惯例,有个QQ群之类的也就不麻烦了。

…………………………………………………………………………

最后,写了很多。自己就是四川最穷且没有关注度的地区出来的,看来墨茶的悲剧,想着我们那里,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没错,应该还有很多。因为我们初中学校现在的标语是防止打架,不再有关于学习的了。地方管理还在败坏。所以,想要冲出黑暗的小伙伴肯定还有不少。

以上是个人根据个人经验写的一些建议,但愿未来不再发生墨茶的悲剧,如果有,也希望我以上的建议与分享能够有所帮助。

(看显示是禁止转摘,不知道怎么设置允许转摘,因修改错别字次数到三次了,后面没法改了。内容原创,如果觉得有用,请放心转摘。)



对未来潜在的墨茶official小伙伴的一些个人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