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饱受争议的德国F-125型护卫舰

2019-08-08 17:38 作者:江南拱桥夜  | 我要投稿

20171222日,德国国防采购局宣布,将F-125型护卫舰首舰巴登-符腾堡号退回布洛斯·福斯造船厂。从2018119日起长期进坞。这是德国海军乃至世界海军中罕有。德国许多国防专家指出,巴登-符腾堡级的设计存在诸多棘手问题,凸显出德国军工业水平下滑。那么,F-125型护卫舰究竟如何?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F125型护卫舰的建造背景、性能特点和建造情况。

一、建造背景

在介绍F125型护卫舰之前,先来看一下德国海军护卫舰的发展历程。德国在“冷战”后却只建造了3型护卫舰。首先是不莱梅级护卫舰,本级舰共八艘,全部使用德国城市命名,首舰1978年动工,1982年服役。随着德国海军新锐勃兰登堡级护卫舰和萨克森级护卫舰的服役,现本级舰正在逐步退役中。到了1990年代初期,德国又开工建造了4F123勃兰登堡级护卫舰,四艘勃兰登堡级从19941996年陆续服役。就在建造F123型护卫舰的同时,德国又研发了排水量更大的F124萨克森级护卫舰,从1999年开始,陆续开工建造了3艘,分别于2003年(“萨克森(Sachsen)”号)、2004年(“汉堡(Hamburg)”号)和2006年(“黑森(Hessen)”号)服役。   

F124型护卫舰的首舰萨克森号开建之后没多久,德国就谋划研制一种全新的护卫舰,提出了FDZ-2020的计划,FDZ是德文未来护卫舰的缩写,FDZ-2020实质上是一个从小型护卫艇到6000吨级舰队防空护卫舰的完整水面战舰家族。而F125最早是在2000年前后,伴随着F124的开始下水服役而披露出来的,F125即是FDZ-2020部分的高端部分。而作为其前型的F124萨克森级只是勃兰登堡级加装相控阵雷达的改进型,虽然已经采用了大量最新的技术,但并不能胜任未来水面作战任务。

F125型护卫舰的定位不同于之前的F124型,更不同于不莱梅级和勃兰登堡级,因为时代赋予了它全新的使命,参与多国联合网络化行动,并有能力对付不对称的威胁,可以使用各种非致命性武器来进行维稳行动。德国海军最后一艘吕特晏斯级导弹驱逐舰的退役,使F125型护卫舰首先必须肩负起德国海军新旗舰的重任。德国重新定义军队作战任务,F125型护卫舰就成为了第一种按照新作战需求建造的大型战舰。

正是由于以上的时代背景,决定了F125型不是之前的F122F123F124型的改进发展型号或后续型号,而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满足当前及未来若干年海上威胁环境需求的多用途导弹护卫舰。F125型护卫舰采取了单舰专用设计,用途也不再是简单的反潜、防空、反舰、护航等任务,而是执行防空、反舰、反潜、火力支援、战区弹道导弹防御以及维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支持多国联合行动等多种任务。

二、性能特点

1、舰体设计

F125型护卫舰采用传统的单体舰型,舰长约139米,宽18米,吃水5米左右,满载排水量7100吨,基本接近中型驱逐舰的水平。该舰的舰体进行了隐身处理,内倾式上层建筑以及内置有集成式孔径天线的全封闭式桅杆,为尽量减少舰体的雷达截面积,达成全面隐身的目的,F125尽可能地将各种武器、系统置于甲板面以下的舰体内。由于该舰的任务之一是长期稳定作战,为此强化了损管防护能力,全舰分为六个损管区,各个损管区之间可以相互独立运作。像意大利新一代护卫舰PPA计划一样,在舰体中部预留四个6米标准集装箱的空余,用来模块化安装例如特种作战任务、撤侨任务模块,都是为了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2、动力系统

为适应长期远航需要,可靠的轮机系统是“关键的关键”,F125采用复合燃气涡轮及柴油电力推进(CODLAG),可以提供分散式供电模式和更安静的航行状态。该套动力系统包括一台输出功率20兆瓦的LM2500燃气轮机,4MTU 20V 4000 M53B型柴油发电机,总功率11.6兆瓦,大修期长达2.4万小时,2台推进电机,总功率9.4兆瓦。巡航时,由4部发电机组驱动2台电动马达和2组螺旋桨,推动舰艇以20节速度巡航。高速航行时再并入1LM 2500燃气轮机,可使舰艇航速提高到26节以上。值得注意的是,F125型护卫舰采用的是变距螺旋桨,可实现舰艇主轴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紧急减速,甚至转换到倒车工作状态,保证舰艇本身良好的机动性。F125型护卫舰的动力装置和其他动力装置相比,更具经济性,更稳固可靠,维修周期更长,能够满足该舰远航和长期部署的需要。

3、武器系统

F125型护卫舰的武器配置为契合其任务需求,和德国海军之前的多款护卫舰有明显差异。F125型护卫舰配备有一门127毫米的奥托·布瑞达舰炮,可配备制导炮弹,能够对100千米以外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该舰的作战管理系统配备了陆上战术图像和火炮控制系统,可指挥舰炮对岸上目标进行精准打击。辅助武器装备包括2门27毫米的MLG 27型遥控机关炮,5挺12.7毫米遥控机枪,2挺12.7毫米采用手动控制的机枪。由于F-125型不属于专业防空舰,所以防空火力方面依靠于2部21单元的德美合作的MK44“海拉姆”近程舰空导弹系统,反舰武器则是8枚美制“鱼叉”Ⅱ型反舰导弹,未来用瑞典萨伯公司的RBS-15MK4导弹取代。

电子战方面,F125型护卫舰配备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MASS诱饵发射系统和GedisKORA-18综合电子压制措施系统和激光报警器。该舰并没有携带大型反潜武器,仅搭载一部STN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CerberusMod2近距离高精度声呐,主要用于探测附近水域的障碍物或蛙人,并非反潜用高功率声呐。F125型护卫舰可搭载2MH-90直升机,用于运输或反潜;该舰还可搭载4艘长度33英尺(10米)、速度超过40节的快艇,可以执行紧急救援、特种作战等任务。

4、航电系统

F-125型主雷达采用欧洲宇航开发的最新的TRS-4D/NR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的是四面固定阵天线,主舰桥桅杆两面,后舰桥桅杆两面。该雷达采用主动电子扫描技术,除了可以对空监视和对海监视,还具有目标分类与敌我识别、目标精确追踪,还能引导舰载直升机的着舰。舰艇上预留了未来装备战术X波段雷达空间。F125型护卫舰另外配置了4部小型导航雷达,舰桥和机库顶部分别装备1X波段雷达和1S波段雷达,保证360°全覆盖。舰艇将装备多种光电系统进行远程目标跟踪,并持续更新舰艇周围的安全态势图像。前几艘F125护卫舰将装备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MSP600模块化传感器平台,后几艘则将采用SIMONE态势感知摄像融合系统。

SIMONE系统,它的全称是船载红外监测、观测及导航装备 全套SIMONE包括多个非冷却式红外传感器模块。该系统可提供战舰周围全天候预警,能自动监测舰内环境。该舰的SIMONE系统将融合舰上16部广角摄像机的信息,形成360°舰艇周围态势实时图像,并可以深入水线以下12米。融合图像可以在舰上4个位置显示。F125型护卫舰配置了Link 11Link 16Link 22等三套不同的战术数据链,与作战管理系统融为一体,具有强大的数据共享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建造情况

2004年,德国海军发布了F-125型护卫舰建造计划征求书,2007年,德国海军正式签订4F-125型护卫舰的建造合同,总造价22亿欧元。201159日,德国为F125型护卫舰的首舰举行了开工仪式。同年112日,在汉堡博隆-沃斯造船厂安放龙骨。首艘F-125型护卫舰巴登·符腾堡 20131212日举行命名仪式,2014331日下水。该舰在建造期间发生了阻燃涂层脱落的问题,导致工期延长,直到20167月才开始海试。201712月,因为海试阶段出现了大量缺陷,包括右舷倾斜、舰体超重等,巴登·符腾堡号不得不返厂维修。2019617日,完成维修后的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正式服役,比最初的预定日期推迟约3年。

F125型护卫舰的第二艘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号,于20121024日开工,2015416日下水;该级舰的三号舰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号,于201464日开建,201634日下水,20182月开始海试;F125型护卫舰的第四艘是莱茵兰·普法尔茨号,于2015129日铺设龙骨,2017524日下水。按计划,该级舰的三号舰和四号舰将在未来两年里陆续交付。德国海军只订购了这4F125型护卫舰,应该不会再继续建造。

四、结论

F125型护卫舰它的排水量达到了7100吨,在护卫舰中,这样的排水量已经达到顶级了。F125型护卫舰淡化了常规护卫舰的反潜、防空、反舰等用途,突出了联合远征作战和对岸打击能力。在目前新型战舰普遍强化综合作战能力、增加垂直发射单元的情况下,F125型护卫舰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按照设计用途,F125型护卫舰将用于执行复杂的海上和濒海任务,进行长时期海外航行和部署,可以应对多种环境。该级舰强化了远航自给能力,提高了舰体防护能力,但是武器配置却有所不足。目前F125型护卫舰整个护卫舰只安装了反舰导弹、主炮以及近程的防空导弹,除了直升机也没有其他反潜武器。因此F125型护卫舰的出现,除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外,也饱受质疑。目前F125型护卫舰的首舰已经交付,至于它的实际表现能不能达到预期,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饱受争议的德国F-125型护卫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