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英的奇葩散热器

2023-10-31 02:26 作者:徐祺七  | 我要投稿


德国空军吧吧友液化石龙油曾经翻译过Flight刊上纳皮尔于1945年进行的散热器构型阻力测试(http://c.tieba.baidu.com/p/6965957675?pid=135050640171&cid=#/135050640171),这次测试基于的是军刀暴风的机体,分别列举有Annular Radiator(环形散热器)、

Underslung nose radiator(下巴散热器)、

Wing Leading Edge Radiator(翼前缘散热器)、

Centaurus Installation(安装风冷式半人马发动机)

其中,Annular Radiator(环形散热器)机长这样,液冷和滑油散热器被集中在机头,翼根为进气道:

Underslung nose radiator(下巴散热器)长这样,液冷和滑油散热器安装在机首下方,就是我们熟知的大下巴暴风:

Wing Leading Edge Radiator(翼前缘散热器)长这样,液冷和滑油散热器安装在机翼前端:

最后是Centaurus Installation(风冷式半人马发动机),也就是风冷暴风,他没液冷散热器,滑油散热器安装在机翼前缘:

值得一提的是,在Flight内,Centaurus Installation被写成了Typical Radial installation,多少有点不明所以,不过在纳皮尔自己的册子里倒是说得很清楚,就是单纯地指风冷暴风

根据纳皮尔这张实测的表格,在100fps的速度下,环形散热器的阻力是最小的,仅6.3磅,而一直被认为表现优秀的翼前缘散热器却有高达11磅的阻力,这个测试和一些说法就对不上了,比如NAA的设计师阿特伍德(Leland Atwood)曾经说过,在ww2时期只有野马和蚊式的散热器有效利用了梅流迪斯效应——蚊式的机体阻力确实很小,但完全看不出来其散热器有任何特殊之处:

蚊式的散热器没有足够长的扩散段,和暴风的结构也几乎一致,而且它们都凸出机翼一段,都位于螺旋桨后面,如果暴风的机翼散热器表现很差,没有理由蚊式的散热器就很好,不过最近看到了一种说法,阿特伍德记错了,他想说的其实并非蚊式,而是另一种英国人的双发战机,韦斯特兰的旋风:

1940年RAE在24英尺风洞内对旋风的散热器进行了阻力测试,结果如下,在100fps的速度时,良好修型的旋风散热器总Cooling drag仅仅只有3.8磅

旋风的散热器总体结构如图:

旋风的整个内翼段都被散热器占满了,额外阻力很小。这个结构高度类似于野马的设计,都有较长的扩散段和喷嘴,不过缺陷也很多,它没有处理附面层的系统,而且由于机翼厚度限制,也没法把散热器像野马那样摊开,再加上翼梁等飞机构件位于散热器通道内,会对气流产生干扰,另外,旋风的Peregrine发动机散热压力也没有暴风的军刀那么大,不过这都不妨碍这个设计的优秀,减阻效果还是一等一的好,只是由于旋风和后继机型苍穹都是高展弦比机翼的高空战斗机,导致其实际性能并不好看,仅600kph附近左右的极速。

 

除此之外英国人战前还有一款飞机有类似结构的散热器设计,纳皮尔的军刀竞速机:

他甚至有附面层隔板,同样完全不比野马的设计差。

 

不过即使有如此优秀的技术储备,英国人战时还是就如刻板印象中的一样开始莫名其妙地使用各种辣鸡散热器设计,比如喷火、暴风的散热器设计都堪称灾难,尤其是大下巴的台风暴风,另外韦斯特兰在飞龙上更是直接倒退五年,机头一个油冷,机翼下两个液冷,严重怀疑这是不是梅塞施密特bf109的精神续作


大英的奇葩散热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