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连接各角色的瞎分析——佐佐木咲恋
今天我们要乱分析的这位桑很精神。每每有人发她拿着喇叭穿着常服或泳装的动图,我们就知道有群sb该起床打公会战了。
经济学家
若是咲恋说她砍价效率第二,估计除了美冬还能稍微竞争一下之后,就没人敢称第一了。前作咲恋提到她能用500以下日元买到两手抱不动的蔬菜。这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在农业资源紧缺的日本,一个番茄就要六块(约96.31日元,能买五个多一点)。就算买的是人家不要的蔬菜,也不至于买过十斤(按每天吃一斤算)。不得不说,她真的很厉害。
但她又不同于美冬。,咲恋不一味追求效率,而是合作共赢。
“没有人损失的贸易就是最好的贸易。”咲恋转南走北,最后终于用橄榄开了荤——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同时受害店家还高兴的接受了。这些受害者的想法是:因为兰德索尔没有橄榄,所以可以出奇制胜。况且,卖家的售后服务还挺周到,她还要顺带讲授怎么用橄榄做菜呢!这样,咲恋亲手创造了需求又满足了它,在树立口碑的同时其长远目光昭然若揭(而在前作,咲恋直接瞄准所有新玩家,其野心更是可见一斑)。
接地气的面包
提起炒面,我们这一代的反应大多是炒面条;而对它稍微有所了解或是父母辈的人则说:“好像是炒面……面包?意大利面和港式捞面。”;至于爷爷奶奶辈,他们就会把你拉过去讲历史:“炒面是一团浆糊,什么小麦玉米磨碎了炒熟,用开水一冲就好了。没得味,那时候苦啊……”可以了,谢谢。
看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最接地气的面包并非糊状炒面面包,而是那掉在地上的巧克力螺旋面包。即使是在现实,咲恋的耳朵也从小就是尖的。再加上家道中落,她被欺负似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然而,幼小却坚强的咲恋什么也没说过。她仅仅在花了一个月心血的那个面包被抢夺时不小心掉地上哭过。但她是幸运的,就在那一次,佑树正好路过。他把那地气面包吃了下去,用一阵肚子疼和一份炒面面包的代价换来了一个与他一样的、对社会有益的青梅竹马。
黑洞与白洞
“我一直怀有远大的愿景,为了贡献社会而行动着。”能说出这段无私的话得人并不多见,更何况是从小就被社会毒打的咲恋呢!事实上,面对几年不见的女儿,连她的父亲都在担心她有没有变成唯利是图的黑心商人:无论女儿在电话里何种语气,这位老父亲始终无法批给救济院经费,逼得他女儿只能找他面谈。
您知道咲恋经商能力了得,而做商人的最不愿自己的钱打了水漂。救济院作为慈善机构,其开支之大整得强如咲恋也是入不敷出。尤其是在救济院没有任何回报前景的情况下,咲恋还能坚持为之服务,岂一个“属实了得”能形容!但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能分三方面去解释:一是救济院的回报,而是人类的本能,三是有人认为的佑树的“潜移默化”。虽然救济院不能盈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却也足以抚慰咲恋那颗疲软的心。作为人类,更确切的说是作为动物,我们都有保护幼兽的想法,并使自己将其上升为责任,然后自愿履行它。
至于“潜移默化”,我认为其实“物以类聚”更恰当。当年佑树温暖了咲恋的心之后,咲恋就就记住了一种笑的方式。这种笑容纯真得能打动任何人,它昭示着咲恋那不曾被世界蒙灰的部分。老父亲的态度180°转变也是因为这个笑。或许,没有佑树,咲恋最终也能偶尔这么笑着走上今天的道路。但正如鲁迅评价自己的文章“聊以慰藉那些勇士”,虽然佑树小学就和她分开了,至少佑树的言行让她明白了她并非孤独一人就如同在茫茫大海找到灯塔一样让人安心。
真实的人
比起其她角色的告白,或是其他青梅竹马的离去,咲恋那无限逼近告白的倾诉可谓十分恰当(毫无疑问,日日日是个写个人剧情的高手)。
做人很难,但咲恋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这最长的一撇,咲恋用她无私的人格写好了;那坚固的一捺,由她节约的性格、诚信的品质,以及一切她服务过的人一起压实了。PCR曾经出现过那么几个真正的人,她是其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