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随笔
一点随笔,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写的,前后文没什么逻辑关系,非常凌乱,大概都是我为了稳定精神状态写的东西吧
浅薄,但很乐
也许多年以后
黯淡的幽蓝色天空还会再次划过一颗赤红色的彗星
也许多年以后
夕阳的颜色还会再次铺满这片草木稀疏的荒凉大地
但你知道,那不是你
天空与大地自古便扎根在那里
只是无足轻重的你我,在荒野之上徘徊
出生的时候,大家都开怀大笑,只有你在号啕大哭,目中无人
葬礼的时候,大家都痛哭流涕,只有你在墙上的黑白照片上,浅浅地微笑
倘若人能在出生之前知晓自己未来的命运,又有多少人还愿意来?
“我爱你”是什么?
你爱的是什么?所谓的“不可代替”是什么?
你只不过希望生活有一个希望而已,于是你便有理由全身心投入
如果两方都能认识到这点,那是最好,一切痛苦都被消解,只剩一片幸福的泥潭
这样的幸福不是谁都有资格和能力维持的,要说让幸福永驻的方法,唯有死亡
这或许就是幸福的真谛吧
在湍流之中漂流,生存的欲望驱使你寻找一个个希望,只要抓住那根树枝,然后树枝断了,又想,只要抓住那段朽木就能得到救赎,木头飘走了,于是就这样不断地自欺,无耻地活着
但快乐与痛苦是可以比较的吗?吃冰激凌是快乐的,喜欢的人主动跟我表白也是快乐的,那我要吃多少个冰激凌才能得到像被喜欢的人表白一样的快乐呢?
一年前的你,每天都在祈祷,告诉自己,明天痛苦都会消失,明天意义就能找回,明天幸福就会来到,然后不断的熬过每一个充满痛苦的今天。久而久之,“明天”于你而言就不再是下一个地球自转周期,而是希望与等待的代名词
倘若痛苦没有终点,又为何要坚持?你大可以为这些痛苦赋予意义,充满激情地度过每段痛苦的时光,但若没有非活下去不可的理由,又为何要相信希望在前方?与其努力去活,干嘛不努力去死呢
求生意志比你想象的强大得多,你总以为你在依靠什么活下去,但当支柱崩塌,你却又去另寻新欢,其实,只是可憎的求生意志再驱使你寻找意义而已
一言蔽之
“希望的唯一作用就是延长人类的痛苦”
“医生的最大错误在于延长病人的生命”
人活着的得到的痛苦是注定的,无论你怎么设计一个人的命运让他幸福,你总是避不开让他拥有痛苦的经历,否则必然无法体会幸福,但是所谓“苦尽甘来”的“甘来”却是没人能保证的,甚至连“苦尽”都是一种渺茫的希望
追求幸福的人在痛苦面前无非四条路可选
其一,带着对生命本身的热情去拥抱理想,充满激情的活下去,任何支柱都是不可靠的,而求生意志本身却是实实在在的
其二,带着克服求生意志的决心,去死
其三,找到自己能接受的自杀方法,这就像是你找到了人生的退出游戏键,于是你大可以在游戏中胡作非为
其四,在痛苦中徘徊
前三条不知道要比第四条好多少,但不知道多少人仍困在痛苦之中徘徊不前
人们习惯于把活着的价值看作无穷大,相应的,自杀的人也必然拥有更大的痛苦才会选择自杀,我不大认同这一点。我在知乎看小说时偶然看到一个奇妙的比喻,这就像一场辩论,正方座无虚席,反方空无一人。我以为,只不过是一种自然选择,没有这种价值观的社群都灭亡了,自然普世价值观就慢慢进化了这个鬼样子。总之,这种观念只不过是大自然为了社会稳定在每个人脖子上拴的狗链罢了
虚无主义我很喜欢,后现代主义我也喜欢,而且,它们在我面前摆了很多离我更近的问题,我也不至于沉浸于对于更本质的东西的解构之中了
阻止一个人的自杀必然是好事吗?因欠债想自杀的人因为你没死,但是债是一点没少,因抑郁想自杀的人没死,但是生活的希望是没多半点,你让他从死亡回到了生不如死。这时肯定有人冒出来要说什么“活着就有希望”“自杀不负责任”之类的话了,还标榜着自己多么高尚
恶心
也许,我是说也许
你一直在逃避你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在意,尽管他有太多不合理,但多年的教化已经把这些观念渗到了骨子里,你仅仅是以为自己立于虚空之上
也许,我是说也许
痛苦本身也是一种逃避,你只要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加剧你巨大的痛苦,这样你就有理由充分的理由告诉自己,你不必像周围人一样活着,你就有理由各种意义上不如他们,你就能欺骗你骨子里的迂腐的价值观,逃避你的“犯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