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向】你有没有在看完一部动漫后会产生空虚或失落的感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必各位对上述的景象并不陌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观众们也似乎常因此困扰不堪。
刚入宅时,在看完key社某一名作之后便乘了令人诟病的呆滞样态,而世界线变动,现在对于这种“番剧恐惧症”的免疫能力似乎已有显著提升,于是略微思索,便得到了以下篇目,相信你会有所共鸣
PS:
1.篇目可能略长
2.内容极度真实

引子。
所谓空虚,通俗来讲就是“思考人生“,具体表现为难以平复的沮丧或伤感,甚至于迷茫,回归寻常后,若再度回忆起来,还可能会流下蜜汁眼泪,即使没有,也会心生难以言表的悲伤之感,心中产生无形缺口,大脑一片空白,从而短暂性丧失劳动力与思考力,有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我们甚至无法描述,具体定义,只能以“悲伤”一类的消极词汇一概而论。这种症状的持续时间或长久,或短暂,一般由实际决定。症状最初一般出现在在一周目过后,其后还也可能产生于一周目过后或长或短的特定时间内。
这些“症状”是否与抑郁症及其相似?
(“致郁番”大概因此得名,但有趣的是,一些搞笑,日常番也被迫加入致郁的行列)

正文。
不管是感性与否,只要是刚入动漫圈子的朋友来说,大体上都会有这种奇妙的经历:在追番时看着屏幕,该笑笑,一切都过得如此平静。但在第13集结尾撒花,落下帷幕之时,却又忍不住按下暂停键,或者将进度条拼命向前拉动,亦或是回到前几集,将时间定格在某个帧数,似乎就是不想让其终结。即使望着画面中的人员名单,大脑中也只是播放着之前的画面,重述着某位重要角色的台词。
这么看来,你已经全身心投入了这部番,而非打消时间,你愿意为此付出真心,事实也差强人意。或者最初如此,而由于作品本身,让你放弃了“试试看“的心态,不知不觉间,你已沦为了剧情党中的一员。

无论作品本身如何,但至少,它曾在这一段日子里陪伴过你,你们在相同的时间与地点透过虚拟屏幕相见与互动,唯独产生的经历与羁绊截然不同。你选择了一部动漫,并会因为其中剧情的波动,发展与人物的际遇而感知到良多感情:悲伤的,欢乐的,美妙的,绝望的。当氛围轻松时展露微笑,当主角陷入困境时,会为主角流泪。那时,你与二次元唯一产生的联络方式便是对着画面,在空房中自言自语,虽然剧情并不会因此而变革。
在看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时,不知不觉间,会忽然有这样一种错觉——啊,他们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彼此相见相识,又会发生什么?当他们的故事即将完结或已经完结时,你便会感觉到一种离别的悲伤。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所看一部动画,如同你交了一个新友。从初识,到了解,到感知,到悲喜相融,再到不可避免的离别,他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里陪伴着你,你想要逃避现实的时候、你想要忘记烦恼的时候、你感悟了成长了的时候,他甚至会比你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朋友陪伴你的时间更长,产生的共鸣更令人印象深远。所以当你看完一部番的时候,会忽然萌生出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似的感觉。这段关系刚开始不久却又要被迫宣告终结,显然并不能为常人所接受,心中的某个位置突然间被腾空,自然会感觉无所适从。即便你可以去回看,但那终究是过去式,已经是回忆中的一部分了。

动漫的存在往往会很真实,他有自己的思想,他有自己蕴含的意义,有完整的结构体系,他还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情愫,欣赏一部真正优秀的动画的价值,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去交往一个朋友的价值,你可以不断的从中汲取知识,汲取观念价值,汲取许多许多真正的朋友不能带给你的东西。 正因为你看进去了,觉得他很重要,所以才会在他完结后感觉失落,感觉悲伤。甚至同一部作品每看一遍都会有这种感觉。
在这之后,我们也许会抑制不住地更换自己的网名和头像,购入周边,将动漫中的“哲理”在三次元社交软件上分享。有时旁人看起来无法理解的举止,却是我们寄托情怀,或是回应落空期待的最佳方式,代表着我们对这部动漫的真挚情感。

关于作者本身,自然也存在相关的经历,从最初关注的V家世末歌者系列曲,到后来的妄想症系列,到现在的魔法少女小圆。治愈本体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内核与深度也在不断演变。似乎从时间线上来看,发行时间越早的作品,反而更易于世人心间震荡无尽漪涟。
关于我入坑了小圆之后被完全治愈这件事...我愿称之为史上最强治愈动漫。我臣服于新房在编排上老练的实力,亦惊叹于梶浦由记同角色与剧情间完美的灵魂交涉...总之就是肥肠的神乎其技。

类似的影视及书籍作品,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黄油。只要能将存在于二维世界中的某种正面价值观传达于世,并能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主体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即使微不足道,事实也证实,这部作品发挥了其真正的普世价值。它或致郁,或治愈,无论如何,都能最终将这种情感转化为激励人心的现实的存在。

没用的结尾。(可跳)
这种持久的失落感大概也是因人而异的,感性者的共鸣也许更深刻持久,但归根结底都与最核心的内容–剧情相联系。从这方面来说,入宅初期的玩家或许深有感触。时间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这句话我想在这里也适用,由观影所产生的低落情绪,通常会被时光或俗世冲淡,不过想必多数产生“抗体”的原因主要源于观影次数的积累,毕竟经历了万般霜雪,抗压能力也将产生质变,虽然也许依旧是欲哭无泪,无力逃避被致郁的命运就是了(悲)

回首往日平庸日常,那些曾经伴随着你的动画/漫画,被强行喂shi的暂且不提,即使是你日夜追求过的动画最后得到了happy ending,它却反而成为了心中一道道刻骨铭心的疤痕,只要回忆起,一股难以言表的痛楚便会笼络心头,治愈程度甚至超过了bad ending。因此,你不想让一切草草结束,于是乎,你开启了同人的追寻之旅。
在这其中,你会对同人的世界欣喜,但随后意识到:这并非你所期待的世界。你会因所谓“续作”的小道消息而为之欣喜,待官宣过后,才发觉一切不过是作茧自缚的儿戏,最后终于明白,一切希望不过是自我欺骗的虚影。一个动画的彻底终结,如同多年的挚友因特殊原因不辞而别,任何关联由此终焉断绝,化作不复存在的虚无。
但是, 静下心来细想: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想必莫过于此罢。毕竟终有一日,你甚至会与陪同你一生的尘世挥手告别,并无任何附加选项。到那时,你是否还会牵挂那种曾经珍视的羁绊?
极夜与永昼,别离与欢聚,脉搏与呼吸…...这一切,不过是平淡生活的组成要素罢了 。待晨光初现,你也只得踏上征途,拖曳着疲惫身躯———
在这被剥离色彩的世界里,在积雨云哭泣的都市中,追寻那未曾存在过的泛黄奇迹。
——《同归世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