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为什么被称为“贫乏公方”?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给人起外号的习惯,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几乎个个有外号。比如“尾张大傻瓜”、“猴子”、“狸”、“越后之龙”、“乞食若殿”、“甲斐之虎”、“鬼石曼子”、“日本第一兵”等等。有意思的是,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的外号叫“贫乏公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公方”一词的起源存在多个说法, 本鬼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只需要知道,从室町时代开始。“公方”成为室町幕府将军和镰仓府将军的专称,在江户时代成为将军的专属尊称。比如“犬公方(江户幕府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小便公方(江户幕府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等等。

永禄八年(1565年),室町幕府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杀死,松永久秀随后拥立足利义荣为十五代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足利义昭被迫逃到近江国,以将军正统继承人的名义号召当地大名帮助打回京都。但近江的大名却将足利义昭蔑称为“贫乏公方”。

永禄十一年(1568年),织田信长拥立足利义昭上洛成功。足利义昭在织田信长的支持下成为室町幕府的第十六代将军,自然不是“贫乏公方”了。但足利义昭的政治目标是恢复室町幕府的权威,织田信长的政治目标却是自己统一日本,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很快就宣告破裂。

于是足利义昭以幕府将军的名义给各地的战国大名写信,为织田信长打造了一张“包围网”。元龟三年(1572年)十月,第一次“信长包围网”的盟主武田信玄大举西进。觉得时机已到的足利义昭在当年十二月起兵反抗织田信长,坚守位于近畿地区的据点,等待武田军的到来。

然而足利义昭没想到的是,武田信玄在元龟三年(1572年)十二月病死了,导致武田军全面撤退。织田信长便集中力量收拾足利义昭,攻击足利义昭的所有据点,足利义昭只得投降。织田信长随后流放了足利义昭并以天下人的身份号令日本,室町幕府灭亡,安土时代开始。

有意思的是,织田信长虽然流放了足利义昭,但却没有让天皇取消足利义昭的征夷大将军。也就是说,足利义昭被流放后,室町幕府在名义上依然存在。足利义昭也不甘心就此失败,被流放后依然给其他强力战国大名写信,希望有强力大名支持他打回京都,重建室町幕府。

可是室町幕府的灭亡已成定局,各地的战国大名基本不搭理足利义昭的请求。再加上织田信长没收了足利义昭所有的御料地,足利义昭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于是足利义昭再次被人起了外号叫“贫乏公方”,意思是穷光蛋将军。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贫乏公方”是名副其实的。

幸亏日本西部最强的战国大名毛利家给了“贫乏公方”一定的经济支持,足利义昭这次才没饿死。但“贫乏公方”这个外号此后却跟了足利义昭十几年,直到足利义昭在天正十六年(1588年)辞去了征夷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