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桂枝汤被誉为中医群方之冠,是因为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同时也是临床应用最

2022-08-05 10:16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桂枝汤被誉为中医群方之冠,是因为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同时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张方子。那么,这个方子到底有什么奥妙呢? 桂枝汤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张仲景《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我们要关注的症状是,“恶风”、“汗自出”。“恶风”这就是我们患了风寒以后,怕冷怕风的症状,这是风寒表证共有的表现。

【桂枝汤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病机分析: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也叫太阳中风,又叫卫强营弱证。 桂枝汤主治的风寒表虚证,相对于麻黄汤证的太阳伤寒来讲,它侧重于以风邪为主,寒邪较轻。风性疏泄,风邪作用于体表的卫阳之气,可使汗孔打开能使机体汗出。 这里需要解释下卫强营弱证。这里所谓的“卫强”不是强大,而是一种浮强,向外浮散,浮亢。

在风性疏泄下,卫阳之气也会浮散、浮亢,所以这里阳强指的卫阳浮强。卫气不能固护体表,机体自然要恶风恶寒。由于寒性较轻,本身伤阳气并不重,是由于风性疏泄使阳气浮散、浮亢的,所以人体会恶风。 发热,是由于风为阳邪,和体表卫阳两阳相争,会有发热。但这种外感风寒偏于风的,病邪较轻,发热也并不太重,所以它的特点是恶风发热。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部气血逆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头痛。 邪正相争,毕竟在体表,所以脉浮。 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由于出汗,造成了营阴的外泄。出汗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卫阳不能固护;二是因风性疏泄。由于自汗散失的营阴,有不足,营弱了;同时卫阳不能固护营阴,那营卫二者不协调,这就使营卫不和。由于营弱影响到脉道充盈,就表现为脉缓。


桂枝汤被誉为中医群方之冠,是因为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同时也是临床应用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