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双向情感障碍(随笔)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早期表现可能为躁郁症或抑郁症。双向意为双极,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极端-高兴或沮丧。亦或是极度高昂伴随着极度低潮,或是较短较轻的高昂期穿插在长期抑郁期里。世界上经历双向情感障碍的人有数千万,据不完全统计,人群中患有双向障碍的人占比百分之二到三。
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去认识并了解双向障碍呢?首先举一个如何与抑郁的朋友建立联系的例子?这个例子是由一位身患双向障碍并与之抗争最后成功的人所讲述的。TED 演讲者讲到,真诚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用自然的声音来说话,不要用悲伤的语气。”演讲者举了他与开牧马人女人的故事,关干如何使“我”获得归属感,全神贯注地面对生活,抗争抑郁。演讲中提到了抑郁是普遍的,美国百分之七的人抑郁,当然在中国人口基数下,更不是少数。但在正常人眼里,或许抑。郁者仍与他们的生活格格不入,不愿与抑郁的人。交流,除非“我们”假装高兴。这里谈到高兴,首先快乐是社交的基础,但抑郁不会减少这个人与其他人交往的欲望,抑郁只是降低了获得快乐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抑郁者不想社交,抑郁的人在其他方面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应给予尊重;其次抑郁不等于缺乏好起来的能力,也不代表他们。始终是一个悲伤,不快乐的群体。如果想与抑郁的朋友建立联系,首先得摒弃对抑郁的偏见,不要将压力给到他们,没有受过伤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受过伤的痛,抑郁的人往往沉湎于痛苦,无法自拔,而所谓“坚持,挺过去就会好的”诸如此类的话语可能带有善意却也有疏远感,只会徒增他们的心理压力。我想,行动胜于语言,我们能做的是,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给予他尊重却并不时刻注视,去关心但让他自己选择,提供给他可选的帮助,“我一直在这里,你可以来找我"。你对他的帮助在干他是否信任你。上文也讲到,人口以在伤心的时候也过的很好真诚去搭建沟通沟通桥梁,用实际行动来填补裂缝。去拥抱他,去了解他,去尊重他,用对待正常人的。方式去对待抑郁者,让他。感受你的存在,给他正向的反馈,让他感受到他与社会与世界的联系,重新点燃对生活的热枕。
我有一个朋友,高中二年级,在一个三胎的双亲家庭中,但是没有家庭的氛围,双亲不和,他对父母弟妹的十分讨厌,但他真正讨厌的是他自己,他不止一次离家出走,原因就是父母吵架,他受不了那种氛围。我没有抑郁,自然也无法感受那种溺水无法呼吸的痛苦。他曾跟我们说:但是在网络上我们是朋友,那天晚上,群里的四个人一直“网上”陪他坐在马路上到天亮。我想这也许就是一种正反馈,他喜欢找我们打游戏,也许就是因为我们不会在意他的现实身份,又在网络中给予了他尊重与关注吧。与抑郁的人沟通或许并不难,关键在于你在知道他抑郁的情况下肯不肯踏出那一步,去关心他在意他。我对他说过:记住,我们是朋友,就在这里,身处困境中,你一直可以呼唤我们。”我们“量力而行”做了能做的,我们也相信他能战胜抑郁。当然我们不会去说教也尽量回避抑郁这个话题。
我们都是人,有感情的人。我们能给予的是对双向障碍的关注与包容。他们没有问题,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们不应该把任何一类归结为小群体,进而去异化去远离他们,去伤害他们。
多一点接纳多一点理解。愿所有患者都能找到自己生命中情感中的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