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引领行业发展的媒体集群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
NO.0001- 开篇
请乘理想之马,
共赏凉州绯色。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雍凉、姑臧、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凉州的特殊,在于文化脉络的传承从来都没有断绝。陈寅恪先生称赞凉州文化“承前启后,继绝扶衰”。
凉州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洛阳时开始的。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唯独凉州安定不受纷扰。班氏一族仕凉州牧窦融,历经西汉、新莽、玄汉,东汉。《后汉书▪窦融传》记载,姑臧窦氏世代居住在凉州,当西汉末年战乱不休时,凉州却能够「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窦融使「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乱世之中,凉州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简直就是奇迹。「时天下扰乱,唯凉州独安,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中国史书中第一次明确记载的夜市,就是窦融时期的姑臧夜市(凉州不夜城)。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凉州依旧安定,「雄兵出凉州」可谓是名不虚传。冠军候窦宪、太尉段颎、护羌校尉夏育、护羌校尉田晏等凉州将领,深刻影响着整个东汉。
魏蜀吴三国纷争之时,历任武威太守几乎是按兵不动。武威太守郭宪,在曹操悬赏韩遂时,郭宪力保韩遂说出了“人穷来归我,云何欲危之?”这样的话。武威郡,独立于曹魏势力之外,仕汉献帝刘协,在曹魏统一北方之后,才归于曹魏。所以说,武威郡又一次避开了东汉末年的乱世纷争。
西晋末年,赵王(封地赵郡)司马伦狗尾续貂,八王之乱危及洛阳。东海王司马越,侥幸存活掌控西晋,但因后赵石勒攻伐不休,再加上晋朝内部斗争不止,司马越心力憔悴最终忧惧而逝。石勒攻陷洛阳,“永嘉之乱”爆发。
这样的乱世,凉州竟然再一次避开。「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洛阳名士张轨见时局板荡,于是效仿窦融来凉州避难。「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
北魏时,魏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设立凉州镇都大将。乐平王拓跋丕和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守姑臧,凉州镇都大将(姑臧镇都大将)保持着凉州繁荣和安定。
北周北齐归于隋,姑臧为凉州总管驻地。唐末,中原地区依次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梁王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中原大地再次板荡。而此时的凉州,却依旧安定。
慕容浑末、论氏温末、折氏六谷,在凉州组成了联盟。象雄、苏毗、西域诸羌、凉州吐谷浑部族、灵州吐谷浑部族、凉州粟特(hor)、凉州论氏、凉州汉族、灵州汉族等,经过长期磨合形成了自身的默契和文化,使他们能够在吐蕃末世的西北乱局中,能够互相认同、抱团求生。所以说,在唐朝末年凉州又一次避开了中原的战乱纷争。
凉州,就是这么特殊。想要了解「两汉新玄魏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史」就必须先了解凉州。

自古危亡之际,有毁家纾难者,有佯狂苟活者,当然也有卖主求荣者,但如同凉州义士这样,本可以逃归故里以终余年,却仍然选择坚守使命杀身成仁的,实在不多见。洛阳流传一句民谣:“凉州大马,横行天下”,每次读起。都能感受到凉州在血腥狡诈乱世中,还保有一股天地正气。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立足凉州、瞭望全国、纵览国际,将为您提供审慎科学的凉州文化IP咨询。我们期望通过宣传推广,梳理唐诗《凉州词》背后的文化脉络,建立一个以武威为核心的「凉州学」学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