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11 社会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1、社会
社会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1]每一个具体的社会,都是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生产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也是区分人类社会与一般动物界的根本标志。人类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又是自然界的改造者。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必须结成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并由此而形成人们的政治、法律、道德以及其它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它是物质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精神关系如政治、法律、道德和其它意识形态方面的关系,归根到底都是作为基础的物质关系的反映。
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3]人类历史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现在部分国家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整个人类都将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而最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教员说:“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反动派怎样企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且将必然取得胜利。”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36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1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