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你需要看人民日报和半月谈么

昨天写了 如何深度复习真题 ,其实没有任何的怪力乱神的东西,不过就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科学规律复习。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你多着急,这世界上都没有奇迹。越早认识到这一点,越早脱离屌丝思维。
有很多同学问我,要不要看人民日报,要不要看半月谈,甚至还说某年的资料之一就是来自半月谈......
备考要目的明确,战术坚决
申论是用文字讲道理,这个道理贯穿于题设和给定资料中,最终体现在文章写作里。
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准确理解道理逻辑,然后再把道理按照逻辑讲清楚,写明白。
申论考试,仅此而已。
所以你应该侧重于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论证能力的提高,其他的复习战术对于最终的目的,没有任何意义。
况且你要知道
人民日报的文章和真题资料的表达目的完全不一样
人民日报是表达观点的喉舌,文章必须旗帜鲜明,让你懂,让你信服,但是考试的真题资料,是为了选拔人才,必须要有难点内容。
比如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真题解析 政策的争议性及原因 题设分析
(三)根据“给定资料3”,回答下列问题。
1.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分析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对于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网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请你对网友们的意见进行梳理,概括他们赞成和反对的主要理由。(10分)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不说这题题给定资料的理解难度,单说这道题的题设,相当多的机构和同学甚至根本就没看懂,无法理解两个小题有什么区别。
你不知道问的是什么,阅读和作答就不可能答对。
报刊是让你懂,考试资料是让你困惑,为了考试,你应该看哪一个?
另外,喉舌常常立场大于逻辑,而考试则必然是逻辑大于立场,为了考试,你应该看哪一个?
也许有人的说,可是出题用了某个报刊的文章,看看不好么?
即使提前看了资料,没有题设,逻辑角度不确定,对作答也没有帮助
四书五经范围明确吧,多少书生一辈子也考不上,为什么?因为同一个资料,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路,整个逻辑就变了,论证过程也不同。
2017年副省级申论写作题答案 以水为师的命题作文怎么写
(五)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见解明确、深刻;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明晰,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
这道题不过是用借物言志的方式,老生常谈地讲了人生道理,相当鸡汤,但是你不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看不懂这个借物言志的思路,你就只能乱写。
2018年国考考前冲刺过程中,我会特别讲这个出题思路,帮助大家提高。
你看好多机构总结的热点,它自己的不用,或者用的非常差劲,完全是生搬硬套。你会比他做的更好么?
更何况,机构是考后对资料做了教研之后,还讲错了。
至于问我,如果我背了一年的人民日报能不能高分的人,基本上都是嘴炮,懒的一个字都不会去真的背。
认真复习,何必呢。
本篇文章系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柳夫子讲道理
柳夫子讲道理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