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丽:面部精细解剖学知识
随着注射美容的兴起,与注射美容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充填剂的注射需要医师对组织中的血管、肌肉、脂肪结构、筋膜和韧带以及神经分布有更加精细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造成严重的不良事件。这些知识往往超过传统的解剖学的范围。
张瑛丽发现近十多年来随着注射美容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临床美容医生开始着手研究面部精细的解剖学结构,这些解剖路径和方法与传统的解剖学视角略有差异,它更强调皮肤组织中的层次和重要结构的分布,为注射美容以及提拉线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因此面部的精细解剖学知识是医疗美容医师,尤其是进行注射美容治疗医生的必修课。

面部软组织由浅至深可分为五层:皮肤、皮下组织、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疏松组织层、深筋膜或骨膜,此五层结构在头皮和额部最为典型(图8-1-1)。一至三层(浅筋膜)结合相对紧密,通过第四层(疏松层),可以在第五层(深筋膜)上滑动,而在第四层中没有重要的血管穿行。在额部边缘,如上颞线和眶上缘处,韧带结构将其牢固的固定,很多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于韧带周围。在面部的其他区域,五层结构更趋复杂,各种限制韧带贯穿五层结构,将真皮与深方的骨骼连接在一起。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由不同分化期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构成。真皮构成浅筋膜的外层,由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真皮基质构成,型胶原是真皮基质的最主要成分,另外还含有其他类型的胶原蛋白(Ⅲ、Ⅴ、Ⅶ)、弹性纤维、多聚糖、纤连蛋白等。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网。真皮的厚度与其活动性成反比,眼睑处最薄,在额头和鼻尖最厚。真皮越薄的部位,更易受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老化。

皮下组织包括两种组分:皮下脂肪和纤维网。皮下脂肪提供了面部的饱满,而纤维网将真皮与深层的SMAS联系在一起。纤维网是面部的限制韧带穿过皮下脂肪时分支连接形成的网络。在面部的不同区域,两种组分的数量、比例和分布各不相同。头皮的皮下组织厚度均一,与被覆的真皮结合紧密,与之相反,在面部不同区域,皮下组织厚度和稳定性差异很大,在眼睑和唇,该层非常致密,脂肪含量稀少,而在鼻唇沟外上方,皮下组织非常厚,其纤维网明显拉长而变得脆弱,更易发生老化改变。皮下组织与上方真皮的连接比与其深部SMAS的连接更加紧密,这是限制韧带和纤维网呈树状分布的结果。
皮肤通过粗大的支持韧带一端连接于骨膜,另一端通过细小分支向上穿行,通过SMAS筋膜层移行为纤维网与真皮连接,越靠近SMAS处,纤维越稀疏,但更粗大。所以,手术时在皮下深层(更靠近SMAS)进行皮下分离比靠近真皮分离更容易。

纤维网在面部不同区域依其深方解剖结构的不同,方向和疏密各不相同,在深方有限制韧带穿过的区域,垂直走行的纤维最为致密,将皮下脂肪分割成不同的脂肪室,也称为脂肪间隙。当这些韧带穿过第四层时,在该层形成不同的软组织间隙,以便浅筋膜在深筋膜上滑动。在覆盖于间隙表面的皮下脂肪,纤维较稀疏,更呈水平走行,手术中容易钝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