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考研作文修改:《 ルールがどうして守られている》,还是「は」「が」的区别
好久没更新作文了,本周来看我要考研的学生交给我的一篇作文,原文如下:




原文错误挺多的,不过8月份的时候考研er的作文大概都是如此,未来几个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原文诸多错误中,有一处比较有代表性。如下:
(1)特に通行人側にとって、交通ルールは事故でさえなければ、あってないようなものと思っている人が多数を占めているかもしれない。
原文处,副助词「は」使用错误。「は」「が」区别也是包括考研在内的日语专业考试中的常考问题,这种题一般都是大题位置。
「は」「が」有数种区别,今天就先说其中的一种。
首先,「は」是副助词。副助词的定义是:「様々の語に付き、それらの語にある意味を添えて、副詞のように下の用言や活用連語を修飾・限定する類の助詞」。
这是传统国语学的定义,意思是“接在其他词之后,起到添加语义的功能,具体用法与副词相近,一般用于修饰或限定后文的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以及主动词”。
也就是说,像「は」这样的副助词,一般加在如「を」「が」这样的格助词,或者其他词之后,起到增添语义的作用。所以在古典日语里,存在「がは」「をは」这样的格助词和副助词共现的例子。只不过现代日语中,为了句法的简洁,副助词一般可以代替前项的格助词「を」「が」。
所以「は」并不能提示名词的格,所谓格就是名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比如在日语中主动态中,被格助词「が」提示的名词一般是主格,在句法位置上置于句首,在句法功能上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所有的名词都必须被赋格,没有格的名词就好比无家可归的孩子。单纯一个名词「子供」,如果不加入格助词,那你就不知道这个词是在主格(句子的开始部分)还是宾格(述语之前),也不知道这个词是动作的接收者还是动作的发出者。
「は」没有这种表示名词的格的能力。它不对某一个单一的名词负责,它所限定的后文全句。也就是说「は」的辐射范围包括后文整体的句子,请看以下例句:
(2)父が晩酌をするとき、つきあう。
(3) 父は晩酌をするとき、冷や奴を食べる。
(2)的意思是:父亲昨晚小酌之时,(我)陪着他。被表示主格的格助词「が」所提示的名词「父」,只能管辖到「晩酌をする」,而不能管辖到「つきあう」。这里,第二个动词「つきあう」的主语被隐没了,在这种情况下,被隐没的主语一般默认为说话人的“我”。
(3)的意思是:父亲昨晚小酌之时,(父亲)吃了点凉菜。这句话补全的话应该是「父がは晩酌をするとき、冷や奴を食べる」。但是が被は代替了。由于添加了「は」,所以主语兼主题的「父」既可以管辖到「晩酌をする」,也可以管辖到「食べる」。
那么我们再回头看原作者那句话:
(4cf1)特に通行人側にとって、交通ルールは事故でさえなければ、あってないようなものと思っている人が多数を占めているかもしれない。
(4cf1)加粗处名词「交通ルール」由副助词「は」提示,其管辖范围可到句末的「多数を占めているかもしれない」。翻译过来就是“交通规则占据多数”,这明显不符合原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加上原句还有很多其他错误,所以我将整句话重构为(5)。
(5)特に、一般的な民衆に対し、事故の場合でなければ、交通ルールが無視されている。
本周作文修改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