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看”林李“,十年后看”金桃“!
我们有最实用的羽毛球技术教学,我们有最新的羽球时事咨询分析,我们有最直击痛点的器材栏目,我们有最年轻和热忱的团队。
我们想把最好最全的羽毛球信息送到各位眼前,我们想推动羽毛球项目的进步。
我是你羽毛球场上的教练杨晨大神,我也是你羽毛球场下的好朋友杨晨。
——前语
大家好,我是你的教练杨晨大神。前两天新加坡公开赛结束了,男单决赛再一次上演“金桃大战”。
还记得去年的中国公开赛吗?决赛金廷两局就将几经无敌的桃田斩于马下,不过那场比赛非常激烈,堪称18年最经典的攻防大战。
这次的新加坡公开赛金廷延续黑马态势,一扫前几个月的阴霾,过关斩周天成、谌龙闯入决赛。虽然最后三局不敌桃田贤斗,但我很欣赏他在场上的那股“劲”,佩服他那种对进攻的执着,所以我想今天带大家分析一下金廷的打法战术。
金廷跟陶菲克的打法颇为相似。如果说速度、力量为刚;网前的手法为柔,那么金廷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展示出羽毛球刚柔并济的特点。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凌厉的进攻,快速的跑动,多变的球路,以及细腻的网前。“攻”是他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他能力的全面性超乎其前辈。

在三局的比赛中金廷几乎是从头杀到尾,他的打法十分具有威慑力,虽说桃田从一开局就抓的很紧,但碰上“搏杀”打法的金廷,依然只能抠脑壳。体力充沛、外加“搏杀式”打法,可能也只有火力全开的金廷能够将桃田打的如此难堪吧!我最欣赏的就是金廷这种敢拼敢打的精神,打球有血性,以不变应万变,就是用进攻去打穿你,坚定不移的相信并利用自己的优势。

一些网友评论说金廷的拉吊能力不强,应该去加强拉吊和防守能力的练习,首先我个人觉得更全面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从技战术层面上来讲就不太好,为什么?
我问大家一句,有哪个进攻型选手的拉吊能力是很强的?是最具代表的李宗伟?印度的斯里坎特?还是安赛龙?众所周知他们的拉吊能力在顶尖选手里都不算强,但照样可以在自己的赛季里称王称霸,碾压对手。靠的是什么?靠的肯定不是“全面”的打法,靠的就一个字———攻。
这里我的意思不是只有进攻才能赢得比赛,而是要有属于自己的战术体系,坚持并贯彻执行。李宗伟那些年输掉的球除了心里因素以外,不就是关键时刻畏手畏脚、犹犹豫豫所导致的吗。

而且金廷身高并不占优,和对手拉吊相持或是依靠防守反击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世界羽坛里一米八以上的高个比比皆是,他们的防守面积比金廷大,拉吊的跑动消耗比金廷要小。所以我认为坚持下压进攻才是金廷最合适、最聪明的选择。
事实证明“木桶定理”并不适合于每个地方,巅峰期的林丹除外。毕竟像12年的林丹在羽毛球的历史上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十年前看林李,十年后看金桃。虽然金廷暂时还不太稳定,不过只要是他们俩的比赛,那精彩程度基本都不会让球迷们失望,因为矛与盾的较量永远是最吸睛的看点。

最后在这里,我祝福金廷远离伤病,取得自己想要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