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黑马君的烧拍回忆录 36~40

2023-07-19 16:03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第36块:林高远ZLC

代表人物:陈幸同

结构:寇头面材、ZLC、阿尤斯、桐木大芯。5+2

实测厚度5.59mm。整个风格就是一机关枪,突突突。快、顶,但节奏很单一。确实非常快,对方也不好防。但因为节奏单一,对手适应了后,也不一定不好防······蝴蝶外置ZLC这种总是缺乏一张节奏上的可变化性,不能张弛有度。脱板也太快,你的动作非得紧凑不可。跟林高远ALC的风格差得很远。弹击自然很爽,快且指向精准。搓球嘛,不转。你很容易就上台,很不容易下网,因为虚弹。若要给林Z补补旋转上的短板,那就得配粘套。不然,就光快,真的不转。我一直觉得外置ZLC,相对外置ALC和内置ZLC都更不友好些。现在觉得,好像还没超级ZLC亲和。

第37块:碳素45

代表人物:孙颖莎、陈梦

结构:淋巴面材、碳纤维、阿尤斯次层、阿尤斯大芯。5+2


这依旧是一块非常了不起的球板。业余神板之一。斯帝卡在碳素145的基础上选择了淡化纤维感而突出纯木感,控制上更加平易近人。整体的手感柔和而细腻。特别是反手位,起下旋,然后上旋快速衔接(快撕之类)简易而轻松。黑马君观察一位球友,原来是用碳素45的,当时跟我打的时候,喜欢用反手,总是感觉有底。我发球了他就尽可能反手起板,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换了W968之后,虽然他的正手冲击力确实强了很多,但反手总是没有原来那样自信。我总有一种碳素45的反手被大家忽视的感觉。因为上手太容易了。

碳素45在近中台速度和旋转的结合非常好。虽然绝对底劲不突出,有点打不死人,但是林高远ALC、灵感碳王也未必见得底劲多好啊!

第38块:波尔ALC

代表人物:波尔、邱党

结构:寇头面材、ALC、阿尤斯次层、桐木大芯。5+2

波A的配方一般认为是外脆内酥。也就是基础弹性高于内里弹性。基础弹性高的话,小力量下就很弹了。但波A发大力后,则变得很吃球,因为内里弹性并没有那么高。相反的例子出现在佛迪诺上面,这是一块内里弹性高于基础弹性的底板。小力量下不怎么弹,卸力非常容易,但发大力量了,触发了内里弹性,变得非常蹦弹。这里可以参见“黑马聊乒乓”旧文:每周乒器观察 65:神板Fortino,以及不买吉村限量的理由

对于波尔ALC,有时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觉得它硬,有的觉得软。黑马君觉得从配胶的角度来看。如果配的是硬质粘套,波A本身寇头面材就脆硬,再加上纤维外置,那么,中等力量下都会感觉到硬。如果你配个T05正手就不一样了,一下子就透了,很容易打到内里,你就觉得这个正手偏软,甚至有些发空,没有Vis甚至林高远ALC实。但总体上,普遍认为波A是比Vis更吃球,并且强化了旋转能力的。尤其是反手,舒服,又真的很转。

第39块:尚坤AC

代表人物:小勒布伦

结构:淋巴面材、淋巴力材、芳碳、阿尤斯大芯。5+2

尚坤AC最近也算是热门了,毕竟小勒布伦打得风生水起。尽管他的手板有所微调,但总体的味道并没太大变化。小勒布伦是从小黄人(Innerforce Layer ZLC)换到尚坤AC。球板上,主要的特性变化还是在力材上,力材的主要作用是加速。尚坤AC的近台速度会比小黄人更突出些。其它的,两者有非常接近的性能。因为结构也很接近。黑马君当时打的是横板,所以感悟上可能跟直板球友有些不同。更多的感受,大家还是参见前面的评测吧:【尝一口鲜】尚坤AC:内置芳碳,外置速度

第40块:咏春

结构:沙比利面材、云杉力材、薄碳、桐木大芯。5+2

最近黑马君在搞活动:咏春底板 + 一斤鸭屎香单丛茶=199元。所以顺便也谈一谈咏春。其实,第一次试这样的结构时,甚至有种返璞归真的惊艳感。因为打起来太轻松了,太透力了。毫无发力门槛。而中小力量下带来了轻盈和轻快。怪不得有球友打过岩羊、蝴蝶王、超张,最终将主板定在了咏春。因为太容易打了,某种程度上,它是忘忧草。就是一开始学打球时那种简单的快乐。老钟说它有超级林昀儒的轻快和舒服。在B站上也有测评。大家可以看看。总体来说,它的容易透力,使得它的绝对底劲就没法高到哪里去。而配胶上,正手不要配太透的,要相对韧实些的,蓄力效果更佳。比如蓝省狂、MX-P之类。当然,如果只是打得开心,就不挑配胶了。



黑马君的烧拍回忆录 36~4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