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的小肉球,不痛不痒?是湿在肌肉,中医教你一方横扫湿气
春天到了,天气也逐渐转暖,人们的着装也逐渐轻薄了起来,但有些人可能会有些困扰,因为他们的脖子、甚至手臂和脸颊上长了一粒一粒的‘小肉球’,虽然不疼不痒,但非常影响美观。甚至有人去百度这到底是什么,会得到是HPV病毒引起的丝状疣的答案,更吓人了。但实际上脖子上的‘小肉球’不一定是HPV病毒引起的,可能是软纤维瘤也就是皮赘。

不管是丝状疣还是软纤维瘤,在中医学都称之“扁瘊”,中医认为这是湿在肌肉,它虽然看似长在皮肤,但根却在皮下的肌肉中,肌肉中的湿气与风毒邪气相搏,郁于肌表,在皮肤上长出来这样的疣状物。本质上就是风湿郁表,经络郁阻。今天张医生教你一个经方,麻杏苡甘汤,四味中药除去皮肤肌肉中的风湿之邪。

方中虽然只有麻黄、甘草、薏苡仁、和杏仁四味药,但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利水,能疏散风邪,散寒除湿;再用倍于麻黄用量的甘草,缓和麻黄药性之峻,防止麻黄发汗太过,导致风气除去,湿邪还在的情况,同时甘草性平和,归肺脾胃经,配伍它还可以取它补脾益气之效,培土胜湿;再有一味杏仁,与麻黄是老搭档了,因为麻黄很轻,入气分,宣发之力太强,怕麻黄发汗太过,一下把肺里的津液发散掉,加入杏仁,杏仁是入肺,能让肺里面产生津液,两者配伍,宣降肺气,通调水道,防止麻黄宣发太过。

另外使水湿之邪可从下焦排除;最后是最重要的一味药--,《名医别录》记载:薏苡仁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既除湿驱风,与麻黄相配,使在皮肤之表的风湿邪气得散,又兼能运脾化湿,使在肌肉之内湿邪能够得以运化。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通泄之用,甘草补中,四药合用,共奏解表祛风,散寒除湿之效,横扫体内肌表湿气。

所以不单单是脖子上的小肉球,还有头皮屑、脂溢性皮炎等情况,只要辨证是皮肤肌腠湿邪所导致的疾病,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来治疗。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