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002# 20230227

现在是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半夜。 我不喜欢把半夜算作新的一天,要是它还是二月二十六的一部分就好了,可惜这么干好像不太合适。 最近经常睡不着,可能是生物钟没调回来,还是得尽快保证每天至少六个小时夜间睡眠。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这才刚开始写呢,当我要碎碎念的时候,就说明有啥好玩的事儿了。也不一定是好玩儿,也可能是好吃,只是隔着屏幕就是好饿了。有一说一,我现在确实饿了,但是不是胃告诉我饿了。 其实在学校是饿不到的,能来读书的都饿不到,不管是从广东二线城市来的,又或者是广西某个刚脱贫的农户家来的。首先是大学里边为了吃饱花不了多少钱,吃好另说;其二是广西的物价确实不高(相较于广东或者其它沿海地区来说),桂林的物价低到校外吃三两粉可能比校内吃三两粉还便宜。我相信国内没有几个地方能做到6块钱能吃三两米粉还能有不少肉。 广西是个好地方,山好水好人也好,米粉好建立在这条件之上的。 没来桂林之前以为桂林米粉是带汤的,来了之后才知道这玩意儿是拌着吃,汤单独喝的。个人拌着吃确实比带汤好吃,没有什么比吃完粉和锅烧后再喝一碗汤好了,可惜我一般打包。打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法先吃粉后喝汤,要么回去吃干拌,要么打了汤再回去。 不过螺蛳粉这东西就不用考虑这些了,它这玩意儿是带汤的,不过我还是不太理解为啥要叫螺蛳粉。 我第一次吃螺蛳粉可能是在两个月前,回家之后,吃了一包袋装的。在那之前我已经在广西待了一年半,但是始终没有买过螺蛳粉,因为看起来没有肉。螺蛳粉确实没有肉,荤菜要另加,三两螺蛳粉在饭堂最少8大洋,要是加荤菜估计就是10大洋往上了。桂林米粉6大洋还是香一些,当然这里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香。 螺蛳粉确实在物理上更香一些,袋装螺蛳粉味道不差,饭堂的也不会差,校外的更不会差。 前段时间才知道螺蛳粉是指汤是用螺狮熬的。 想了一下,我现在一个月大概是600生活费,感觉还可以再低点。 上次刷视频看到有些学校有公共厨房,如果我们学校有,或许一个月450就差不多了。有次和舍友在路上唠嗑,我说假如咱们在学校能搞个锅搞个炉,宿舍六个人一顿饭15块就能解决。还是太保守了,哪要15块,10块!也就是半斤肉,辣椒管够,挂面两块的事儿。饭我来做。 如果真的有这个条件,可能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时间永远是个问题,令人头大。 越来越觉得时间总是不够,暂停做mmd之后也没感觉时间变多……哦,忘了,它本身也就那么点,一天永远是24小时。 在广西待了快两年了,第一次去村镇实调也是一年前了,现在想想来广西确实是个好选择,虽然离市区远了,但是上山下乡的机会还是不少。 其实现在在广西主要还是在桂林周边转悠。有机会想去去荔浦,那边芋头是个好东西,有同学脱贫就是靠那玩意;还想去一趟南宁周边,有个师兄是南宁土著,还有个玩得好的家里在南宁打工,他们都说那里是个好地方,我也这么觉得;隔壁专业的实习去了北海,那地方旅游好像不错,只是为了旅游的话毕业前还是不考虑了。 我刚刚提到了芋头,那东西现在能网购挺好的,放假前经常有荔浦那边的同学问我们要不要网购芋头。下次回家前也买两箱。 我还是感觉饿,仍然不是胃饿。我现在一顿饭吃六两,或者粉三两,确实吃饱了,甚至是吃撑了。但是我还是饿,就算吃饱了或者吃撑了也感觉饿,总感觉永远都吃不饱。走在路上,看的水里的鱼就想要一口吞下,看到草坪上边跑的鸭子也想要追着啃一口…… 希望明天我不会再感觉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