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哥特式建筑群:帝国建筑学

2021-09-07 12:24 作者:一条关白  | 我要投稿

帝国建筑学(Imperial Architecture)

巢都的陵墓

        帝国建立的一万年来,以帝皇的名义,人类横跨银河征服一颗又一颗星球,之后在上面建造起用尖肋拱顶和飞扶壁组成的大都市,再将帝国公民填满大街小巷。这种“帝国哥特式(Imperial Gothic)”建筑能够在各个世界上的庙宇、教堂和修道院上看到,通过这些宏大的帝国建筑唤起人们对帝皇的共情和献身精神,也是圣地、宫殿、政府、会所和学院的首选风格,即便是私人住宅也能或多或少看到这种风格。帝国哥特同样应用于帝国海军(Imperial Navy)、帝国商船队(Imperial merchant fleet)的虚空舰船和空间站及星堡。

        由于使用了STC模板,在大多数帝国世界上只需要当地的建筑材料,就能够落成最基础的几种建筑,而且使用STC模板设计也意味着建筑的外观取决于功能而非建材本身,这让相同功能的建筑无论在哪里,都会呈现明显类似的建筑风格,同时再融入一些本土文化。根据星球自身状况决定,能使用的建材从岩石、砖块、木材,到珊瑚、火山灰,乃至压实的无机废料,总共多达上百种。使用STC模板的另一项优势,就是能够在各种孤立和闭塞的星球,甚至是死亡世界上建立起巢都,例如卡利班。

        在大多数巢都世界上,帝国哥特式建筑更多呈现的一种无视情感和信仰的冷酷,高耸的尖塔直插天际数千米,满目疮痍的石壁与锈迹斑斑的金属扶壁下,收纳着无数条人命与非人的痛苦。几乎每一名帝国公民都过着永久劳役的生活,生活在阴郁黑暗的底巢,一天需要用20小时在那些足以震颤骨头的碾磨机前辛苦工作,整间工厂充斥和恶臭,烟囱中吐出的有毒烟雾早已掩盖恒星的光芒,到停工时才有机会拖着劳累不堪的身体休息一会。而在云层之上居于庙堂的贵族们,享受着底巢平民无法想象的富足,他们在特权阶级专享的庇护所中过着糜烂的生活,全然无视下层人的苦难。不过并不是所有巢都都高耸入云,有些星球的巢都直插地底,人们生活在岩石或冰块构成的洞穴中,还有些则漂浮在水、酸液或熔岩构成的湖泊上。在一些专心致力于追求帝国教理的巢都,无时无刻不回响着赞美诗和祷告之声,每天都有成群的朝圣者聚集在一起,拖着起泡的双脚走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街边供奉着早已死去的战士与帝国圣人,十几亿支许愿烛将城市照亮,所有人都在徒劳的向看不见的神明祈祷。甚至还有完全受计划控制的巢都,这些地方需要管理无尽的人口和无限的资源,每个居民都被规则与程序奴役,每颗弹药和麦粒的去向都需要面如死灰的内务部抄写员记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帝国城市的生活是无情与残酷的,在这里,所有的希望都已逝去,只留下无助的盲从。

在巢都巡逻的行星防卫军


帝国城市建筑组成



内务部(Administratum),组织盘根错节的内务部负责整个帝国的行政管理,所有行星上的档案室、政府大楼、税务局等文官部门都是归属他们管辖,通常能够以正门上方的天鹰座标准来区分。在战时,内务部机构建筑往往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作为城市的天然指挥部和行政中心,进攻者常会以这些地方作为主攻目标,内务部的沦陷代表着整座城市沦于敌手。

内务部大楼外观

大会堂(Auditorium),每个帝国城市至少会有一座大会堂,在审判庭或内务部组织的大型集会上人们将聚集于此,例如星际战士指挥官或审判官这种显要人物的到访。

大会堂外观

军团城堡(Castra Exercitus),根据《军团圣典(Codex Exercitus)》规定,每个帝国世界都必须建立自己的行星防卫军,另外每个世界或城市也都是法务部辖区的一部分,仲裁官将会在这里履行自己维系帝国律法的职责。每座帝国城市都会建造一座或多座军团城堡,作为驻扎部队的宿舍、训练基地和军械库。在战时,许多攻坚战也围绕着军团城堡展开。

军团城堡外观

礼拜堂(Chapel),礼拜堂遍布帝国的各个角落,早在荷鲁斯之乱时期,帝国的许多地方就建有非正式帝皇信仰教派的礼拜堂。

礼拜堂外观


仓库(Cellarion),没有任何帝国世界能孤立于帝国内部,很少有城市没有大型复合体仓库,这些设施负责将各种本地货物收集起来同其他世界贸易,或是存放进口的舶来品等待分发给需要的人。

仓库外观

监察院(Censorium),监察院将无数职员和文员束缚在阴冷高耸的黑暗办公室中,这座内务部下属建筑囊括了这颗星球的各种信息,人口、经济、生产水平、税收、资源、工业及农业配额,由整个世界的官僚们记录、归档、标识和更新。这些高价值数据让监察院很容易成为敌军的主要目标。

监察院外观

发电厂(Generatorium),任何城市或工业复合体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能源系统也是入侵者最喜欢的目标。发电厂的燃料因地制宜,肥沃的星球会以有机燃料和化石燃料为主,工业星球以聚变网络和等离子反应堆为主,有些地方如果条件允许还能使用地热能和太阳能。所有的发电厂及其运作的秘密都是由机械教包揽。

发电厂外观

基因库(Genetorium),帝国的大多数行星都会建有一座保存动植物的基因库,用于地形改造、农业、资源管理等目的,研究和评估本地生物,同时对引进物种进行宜居性基因改良。同时,经营这些机构的机械教还会与审判庭合作,根除突变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特征。

基因库外观

图书馆(Librarium),在纷争时代的可怕阴影中,无数宝贵的知识随之遗失,而保护和存储那些遗留下来的宝贵知识已经成为机械教和内务部共同的神圣任务。在许多科技水平较高的帝国世界上,会建立一座雄伟的图书馆大厦,里面保存着成千上万的书籍和记录,供那些拥有足够权限的帝国仆役访问和查阅。

图书馆外观

工厂(Manufactorium),尽管人类经历了长达15个世纪的纷争时代倒退,但帝国的技术绝对不落后,银河系中各种工业复合体生产着无数的物品,从普通的衣服到可怕的等离子炸弹,所有生产线都受到内务部和机械教的严密监控,工人们不知道自己在生产什么东西的现象并不罕见。

工厂外观

陵墓(Mausoleum),对绝大多数帝国公民来说,死亡从来不是自己对帝皇奉献的终点。除了内务部的记录人员,他们在死后很快就会被人遗忘,身体被回收成食物、化肥等其他有用的东西。只有为帝国做过杰出贡献的人,才有资格被安葬在陵墓中,在这里人们将会阅读他的事迹,从榜样中获得启发。在战时,防御方会近乎狂热的守卫陵墓,而陵墓的沦陷也会严重打击防御方的士气。

陵墓外观

居住区(Residential),海量的帝国人口只有内务部才能测算一二,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各种城市中,从巢都到农业世界的小型花园城市,再到工业世界的简陋住宅,虽然地区不同,但STC模板的有限模式将居住区划定出固定的几种风格。根据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不同,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大相径庭,从转身都困难的陋居,到宽敞的个人豪华公寓,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可以在几十到几千人不等。

居住区外观
审判官私人住所


哥特式建筑群:帝国建筑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