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电影/广播电视/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分享
135104 电影
135105 广播电视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一 级学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664 影视艺术概论
④864 影视创作与批评
只招收本科生
电影、广播电视非全日制报考类别限定向。
戏剧与影视学(一 级学科)报名时不区分研究方向,录取后 分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及新媒体影视 艺术方向培养。
23大纲
664影视艺术概论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电视史、电影概论、中国电影史等学科基础内容以及影视领域重要学术类杂志,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影视文艺、产业和创作中的实际问题。
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电视艺术 约50分
1、中国电视史
第二部分 电影艺术 约50分
1、电影概论
2、中国电影史
第三部分 前沿(现状)研究 约50分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参考书目
中国电视史1958-2008,常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电影概论,杨远婴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
中国电影史,李少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前沿(现状)研究:近两年的《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中国电视》等杂志的相关学术文章。
864影视创作与批评
要求能够掌握影视创作的基本概念、方法、流程与理论,并能结合影视批评理论分析具体的影视艺术现象。对影视创作与批评的理解要与现实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传统与艺术美学素养相结合,因此考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实践经验以及艺术审美常识。
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视听语言 约50分
第二部分 纪录片创作 约50分
第三部分 影视批评 约50分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参考书目
陆绍阳,《视听语言》(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前沿(现状)研究:近两年的《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中国电视》等杂志的相关学术文章。
22报录情况

我为什么考研
很多人选择考研是为了逃避本科毕业时的就业问题,不得不说我也有这样的心态,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个人认为我在本科所学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足,想要去更好的平台锻炼和学习(这一点现在真的实现了!),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读研的原因。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3月到6月:
基础阶段,是打基础的四个月,这个时间段集中精力学习公共课,并打好英语单词基础。专业课方面要增加阅片量,增加专业词汇量,把握整体学习方向,要求在前四个月的时间把专业课书籍至少看完一整轮。
7月到9月:
冲刺阶段,7-9月暑假阶段全心学习专业课书本知识,把握重点,做好笔记,要求有一定的阅片量,完成一轮知识点筛选精讲,并且在九月份开启一轮背诵。
10月到12月:
提升阶段,在12月之前至少完成4轮知识背诵和两次模拟考试练习,查缺补漏,并且扩充课外知识,如杂志、公众号、热点、论文等都会在课堂中提供到。
专业课备考建议
不歧视跨考生、不歧视二战生,对四六级无硬性要求,专业过国家线率适中,进复试率高,题型较为固定。
专业特点:技术+理论,要求具备一定的创作素质和创作能力,最好是有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最好有实际操作经历,再一个就是会要求对本专业理论知识、历史发展进程的稳扎稳打。
①个人复习经验
1、前期:我本人是有专业基础的,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自己擅长或不擅长的板块,我通常会把功夫下在我不擅长的领域,自己会整理搜索一些好评的有价值的影片和纪录片去看,培养自己的感性认识。
2、中期:中期在啃书的过程中我会亲自整理笔记,尽管我也有学长学姐提供的笔记资料,但我还是会自己按照题型去梳理,参考学姐的资料和书本上的内容,再根据重难点整合。另外在这过程中我会看很多影片和纪录片、电视剧来丰富自己的阅片量。
3、后期:后期我首先会看几篇影评论文,可以从知网上下载,练习论述题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背书,这点真的很关键,背书很苦很累,是我觉得整个备考中最累的时刻,我大致会背4-5轮,直到我不管何时看见这个点就能想起相关的内容为止,这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不断逼自己去做,至少背书能拿到试卷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分数,剩下的就看自己是否有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复习建议
浙师大的考题方式比较灵活,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所以在一开始学习专业课时就要充分的理解,条理清晰,多听多看,才方便后期的背诵。
首先是对参考书的阅读,这是你接触这门专业课的敲门砖,只有先认识它才能去了解它,在第一遍看书时重在理解,有计划的进行阅读,思维上可以充分进行联想,把读到的知识内容扩充起来。
其次第二阶段形成框架体系,每一张每一节的内容可以列一个表格或者大括号,这是掌握这本书的前提所在。
在第三阶段即可在清晰的框架中填入整理的知识,概念性的东西要重视起来,整理的同时可以加入自己知道的了解到的一些例子,一是方便自己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在答题时也能作为一个论述的支撑力,举例是答题时必须要有的。
所有的这些知识点慢慢成型后我们要做的便是背诵记忆和运用,对于自己不太擅长的方面一定要多花时间背诵攻克,自己擅长的比较了解的东西也要稳住心态,反复巩固,平时也可以看一下影视相关的公众号例如电影派、导演帮、独立鱼电影、传媒1号、当代电影杂志等等(后期会整合推荐给大家),从文章当中积累一些词汇。
心态调节
大部分同学包括我本人在备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想的太多老是想坏结果、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容易放弃的情况,往往坚持下来的都会有好结果。学习时总想什么都掌握,但其实它也是分重点和非重点的,不必过多担忧。带了两年课之后我发现,其实很多学弟学妹会考虑自己专业基础的问题,担心自己本科水平不好,其实这不是问题。浙师大是一个很公平的学校,你的本科院校很强是最好的,但除此之外他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真正被打倒的多半是半途而废或者自欺欺人的学习状况,只要你肯努力,下功夫背书,真心热爱这个专业,不要轻易放弃,我相信你会有理想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