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为何越来越没有幸福感?是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了吗?

放在以前我会说:“幸福感缺失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有一定关系,但还需理性分析,积极面对生活挑战。
一般而言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比产生的,比如你有马自达塞车,我没有,我就觉得你要比我快幸福快乐,再比如我想上厕所,就一个坑,你蹲哪了,你就比我幸福。从个体层面来说是自身的发展进步与欲望的膨胀不匹配使人觉得不幸福,从宏观层面来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促成了群体焦虑,而互联网又放大了这种差距对比,加剧了个体内心焦虑,使人“压力山大”。如果这种幸福感缺失长期存在会使个人逐渐丧失奋斗动力和拼搏精神,用“躺平”和“开摆”来消极抵抗,沦为生活的奴隶、行走的躯壳。
因此一方面需要大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调节心态,理性分辨自身的需要和想要,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群众关心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特别是促进青年高质量就业,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使更多人享受发展成果,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计399字)”
现在我会说:“有点关系但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