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二学生家庭教育感悟分享,特点与方法

2023-06-11 23:23 作者:小马职考  | 我要投稿

初二是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没有了初一对中学生活的新奇和暂时压力,也没有初三面临中考的压力,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2-16岁年龄段,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父母要高度重视对这一关键期和危险期的监护和把关。这一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信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和同龄人诉说又冒着曝光的危险,所以他们感觉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他们的情感很脆弱,最容易冲动,做事也很莽撞,后果意识能力差,达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所以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当家长老师的总是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如小学时期听话,很喜欢顶嘴,所以父母常骂他们“越长越调皮了”。实际上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这是少年时期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征的反映,是人生第二次反抗高潮的具体表现,父母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更应该讲道理,态度不要粗暴,语言不要挖苦,要讲究分寸。如果还用小学时期的简单说教是不行的,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使他们提高了认识又明白了道理,和家长统一认识,只要从内心服了,教育效果就是良好的。

针对以上学生特点,在此我强调如下问题:

(一)缓解与小孩之间的紧张关系

1、尊重孩子,采取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

把孩子当成人来对待,将言论权还给孩子,把选择权、决策权部分的交给孩子。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与决策。对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在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鼓励、少批评。

2、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

试图从当今时代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对某些现象和观念家长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为了让孩子服从而坚决反对。

3、防止出现两个极端、理智爱子的问题

一是过渡纵容,一是一味压制。两者都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因此,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家长必须坚守基本的道德原则,以此来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

4、家长本身的自律意识要强。

要求孩子的首先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否则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甚至强烈叛逆。

(二)鼓励学生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脱离低级趣味、培养高压情趣。社会应该在某些方面加强舆论引导,如: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流行文化?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 代,中学生该如何选择?显然,一味的强调课堂知识的重要性不是明智之举,主张课堂知识主动积极的向课外延伸,学生通过走出校园,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 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和坚定意志,学会与人交往,体会成功和挫折,培养心理承受能力。从挫折和困难中逐步成长,形成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的健康成长,加强法制教育。

可针对初二年级的特点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内容侧重从青春期性知识、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性、学习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等方面入 手。通过提供给一种了解他人、沟通社会的正确途径,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烦恼。

同时不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加强对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四)加强家校联系,多与班主任、学生沟通。



如果你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报考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初二学生家庭教育感悟分享,特点与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