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观月明挖区间—月亮路站右线盾构隧道洞通
中国基建报讯(通讯员 周江湖、阮萍)11月25日,深圳地铁13 号线二期(北延)工程二工区“精诚六号”盾构机顺利进入钢套筒内,标志着由中建四局承建的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二工区观月明挖区间~月亮路站右线隧道顺利洞通。
观月区间明挖段~月亮路站右线全长807.23米,采用内径6米,外径6.7米管片。盾构掘进期间受局部基岩凸起等不良地质影响,施工难度较大。一是区间穿越全风化、强风化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层,局部基岩凸起,对盾构掘进的刀具损耗影响较大,对盾构掘进的参数控制难度大;二是区间下穿茅洲河,与河床最小净距约为9米,盾构穿越期间,受上覆地层松软、沉降敏感度高等影响,盾构掘进的沉降控制要求高。
为顺利完成隧道贯通,在深圳地铁、监理单位、中建南方指挥部等各方指导帮助下,项目部精心策划,攻坚克难,持续加强过程管控,严控安全质量红线,以标准化为准绳,以进度管控为重点,确保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施工。
首先,为克服不良地质条件影响,项目谨慎做好盾构机的选型,严把准入关卡;经过实地考察、第三方检测、专家评审、返修维保、出厂验收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盾构机各系统和参数指标满足隧道掘进要求。同时,为盾构机配备了复合刀盘,为6辐条高配,在兼顾刀盘开口率的同时,又增加了刀盘的刚度和破岩能力,对刀盘和螺旋机增加超厚层合金耐磨保护,配置优质滚刀,来确保盾构在“上软下硬”和复合地层中的适应性,以达到防止地层超挖、防止刀盘结泥饼的目的。
其次,为保证盾构顺利穿越茅洲河,项目部精心组织:一是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放在核心地位,定期对管片吊机、拼装机、注浆系统以及龙门吊等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减少掘进过程中故障的发生,确保下穿期间持续匀速掘进。二是盾构施工团队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姿态及施工参数,并不断提高工作面渣土的止水性与盾尾的密封性能,及时进行盾尾注浆,适当加大注浆量,并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减少超挖及对地层扰动,控制地层变形。三是严密关注地表沉降变化,监测人员每天定期对下穿路面、河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确保沉降可控。
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项目由深圳地铁集团管理建设、中国建筑牵头实施,起于上屋站(不含),止于公明北站,线路全长约19.23km,设站11座,车辆段1座。中建四局承建的二工区包含三站两区间,分别为:同观路站、同观路站~观光站区间、观光站、观光站~月亮路站区间、月亮路站,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和半盖挖顺做法,区间采用明挖法和盾构法。该线路串联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光明中心区、光明凤凰城,是深圳南北向骨干线兼顾市域快线,建成后将有效支撑光明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未来,与13号线、13号线南延串联后,将纵贯光明、宝安、南山三个行政区,实现北接东莞、南连香港,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实现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