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猜题押题|国际关系外交专题

2022-04-24 20:45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代和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重大和科学的概括。那么在高考中又会怎么考察呢,小历为大家准备了多角度的国际关系答题模板,快拿起小本本记下吧:

国际近代

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① 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立

②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③ 苏联为恢复经济建立边界安全与美国发生矛盾

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特点:

① 以实力为后盾的强权政治(基于军事力量的外交)

② 军备竞赛和裁军谈判相交替;援助和借助其他国家

③ 避免与苏联直接冲突

④ 重视意识形态宣传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及实施的具体举措: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举措:

① 干涉内政

② 遏制共产主义

③ 推行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

④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 独占和扶持日本

美苏冷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现:

原因:

① 国家利益的争夺

② 意识形态的对立

③ 社会制度的的不同

④ 原子武器的威慑作用

表现:

① 美对苏实行冷战,先后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等

② 苏对美冷战采取反制措施,先后成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等。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 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 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北约东扩的原因:

① 两极格局瓦解

② 华约解体

③ 东欧国家试图依靠北约美国霸权主义的推动欧洲一体化的需要

④ 西方冷战思维的持续

北约东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 危害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

② 加剧东欧地区国际关系的紧张

③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一体化

④ 便利了美国干预欧洲事务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特点的变化及其原因:

变化:从追随美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原因:

① 战后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

② 经济实力增长

③ 在美苏两极“冷战”格局中维护自身独立与发展

④ 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

因素:

① 西欧联合、日本崛起,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② 第三世界兴起、中国振兴,冲击两极格局美国、苏联实力相对削弱,动摇两极格局的基础

分析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① 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所致

② 美苏两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③ 两国领导人认识的差异

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①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不断

② 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

③ 第三世界的崛起

④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

⑤ 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趋势:多极化的趋势

图片

国际现代

苏联能源外交形成的背景、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

(1) 背景:

① 美苏国力强盛,石油产量激增

② 世界性石油危机频发,影响国际关系

③ 欧洲国家能源储量、产量有限,市场前景广阔

④ 美苏争霸加剧,意识形态对抗

(2) 特点:

① 服务于美苏争霸战略需要

② 体现了霸权主义.强权色彩

③ 目标明确,手段多样

(3)影响:

① 为苏联经济发展创造可观收益

② 加强了对欧洲国家的控制

③ 有利于应对全球能源危机

④ 客观上加速了欧洲--体化的历史进程 

21世纪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趋势:呈多极化发展趋势或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原因:

① 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③ 世界多个力量中心之间综合国力较量,第三世界兴起。

国际形势的特点:

① 发达国家地位削弱但仍占据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好地位

② 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

③ 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

④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影响力上升的原因:

① 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西欧、日本的崛起)

② 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③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④ 反战和平意识的影响

⑤ 两极格局的瓦解

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的影响:

①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②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分析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哪些表现:

表现:

① 亚太地区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

② 国际组织作用增大,政治、经济多极化加速发展

③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空前地把世界联系在一起

④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增强

⑤ 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⑥ 美国等西方国家单边主义抬头,影响全球治理

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在态度、机构、目标等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及评价:

(1)变化:

① 外交态度从被动消极应对逐步到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

② 外交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正式外交机构并不断调整优化

③外交目标从顺应列强需要逐步到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努力改善中国国际环境

(2)评价:

① 打破了“华夷观念”,接受了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3)认识和了解;

②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③ 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始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处境。

近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大趋势:

大趋势:由屈辱性的强权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

① 晚清政府的腐败及落后;

②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特权。

(2)影响:

①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诸多主权沦丧

③ 但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更多关于中国近代外交的猜题押题在红宝书里哟,让小红帮你90+!

中国现代

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演变的历程及原因:

(1)历程:由亲热期到出现裂痕,到冷战再到热战,最终回暖。

(2)原因:

亲热期:苏联利用中国对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中国需要苏联支持抵御西方并进行经济援助

裂痕:苏联侵犯中国国家主权;中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矛盾

冷战:中苏两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引发中国不满

热战:苏联侵犯中国领土;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

回暖: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周边环境;苏联国力衰弱,需要缓和与中国的矛盾

分析现代中国三次建交高潮并说明你的认识:

①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制定“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②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国际地位的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形成又一次建交高潮。

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1991~1992年,有19个亚欧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④ 认识:应该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提高综合国力才是硬道理;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继续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等。

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原因及其外交特点:

(1)原因:

① 国家独立

② 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 领导人重视

④ 从中国和世界人民利益出发等

(2)特点:

① 建立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

② 具有鲜明的主权意识

③ 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重要目标

④ 建交国众多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1)变化趋势: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国际社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2)原因:

①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理性(或国人观念的改变)

②国际: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的主要表现及其意义。

(1)表现:

①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 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 中日邦交正常化

(2)意义: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动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

新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外交的意义。

(1)原因:

① 新中国开展了广泛的外交工作

② 新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③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2)意义:

① 这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和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和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破产

② 标志着中国在联合国外交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也为中国的外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公平正义

② 不干涉别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③ 中国不称霸,不扩张,维护世界和平

分析中国在当前国际格局变革中发挥的作用:

①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大国关系谢整,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

②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③ 加入世贸组织,倡导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致力于构筑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

中、美两国面对国际变局作出怎样的改变

中国:

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② 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并发挥积极作用(或者具体的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③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供侧给改革)

④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⑤ 积极发展科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美国:

推行单边主义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①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1954年日内瓦会议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③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④ 70年代缓和与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⑤ 新时期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⑥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

⑦ 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参与亚大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⑧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倡议“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概括现代中国外交的成就,并谈谈近现代外交给我们的启示。

(1)成就:

① 提出并完善了捍卫中国人民利益、维护国家主权的外交政策,并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

② 先后掀起三次建交高潮.建交国逐渐增加。

(2)启示:

①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外交关系的基础;

② 只有国家综合实力强大,才能确立平等独立的外交关系;

对外政策的制定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基础。

看法与认识

请谈你对冷战下国际关系的认识:

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 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原则精神

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原因,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谈谈你对处理好国际关系的看法:

① 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②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③ 摒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思想

④ 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谈谈你对二战以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

认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加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形成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优良品质。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猜题押题|国际关系外交专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