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超级IP:旅游文创开发不仅要“脸面”,更要“走心”
在功夫动漫的积极倡导下,随着城市超级IP概念的深入人心,全国已经有不少城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IP,作为一座城市对外展示自身文化特色,对内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托,城市超级IP正在帮助中国城市走出一条以文化软实力为主导的全新发展道路。而作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城市文旅产业更是城市IP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不少城市纷纷推出文旅IP。
文旅IP是指文化和旅游要素融合下,具有文化特质、品牌内核、独特价值体现的知识产权体系。文旅IP具有精神性、独特性、传播性、商业性等特征。打造文旅IP有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各类旅游品牌建设,对于弘扬传承地方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文旅IP 的开发中,文创产品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好的文创产品要具备三个特点:审美、功能、内涵,缺一不可。仅仅做到迎合消费,不算本事,更高明的是融汇古今、沟通雅俗。文创产品不等同于衍生品,更不是大型的展览或活动的附属品与添加剂,也不应该是新奇点缀,而应该具有独立性,并进入生活日常。
在景区纷纷跳出“门票经济”思维后,旅游文创似乎成了各地景区的香饽饽。为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大家都铆足了劲儿钻研、开发,产品琳琅满目,行业前景无限。然而,有不少业内人士称,随着越来越多人和机构涌入旅游文创领域,市场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喧嚣,关注者寥寥,销量长期处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令人毫不犹豫购买的爆款产品尚未出现。更遗憾的是,有些旅游文创产业非但不能成为景区利润增长点,反而成为景区的财政负担,花钱又赔钱。甚至离开了景区补贴,某些旅游文创企业只能关门大吉。与景区“热供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游文创产品消费者的“冷需求”。面对创意、质量、运营等诸多问题,旅游文创产品如何才能火出圈,让人们爱不释手想带走?
“感觉各地景区商铺卖的银饰、帽子等东西模样长得都差不多。放一起都能玩消消乐了。”
“几年前逛古镇步行街时,感觉还行,不像现在太商业化了,真是一进去就想出来了。街上创意小店卖的小玩意儿好看是好看,可跟当地文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扫兴。”
“周末去逛了某古迹,路过文创店,本来想买个礼物给女朋友,可看来看去,没啥好买的,都做得太普通了。比如,人偶娃娃,就是把园子里的名人雕塑照葫芦画瓢缩小,做得很糙,拿不出手。”
“我想买个民族风的包,结果跟朋友在景区逛了好几家文创店,也没发现合适的。说真的,这些包颜色多得像只锦鸡,为啥不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设计下,完全不能引起我们的购买欲。”
以上都是游客反馈,现在对我大家出门旅游想带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礼物或者礼品的时候就会发现无从下手。
正因如此,IP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不能光琢磨表面功夫,“脸面”虽然重要,但维持消费者的认可,则需要靠走心的产品。正如功夫动漫相关负责人表示的,IP需要情怀,但只有情怀是做不了IP的,要让创意产品化,要让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体验,企业才能持续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