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9.39 客观唯心主义

2023-07-19 12:1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39、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认为不依赖于物质、不依赖于人类、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这种绝对的客观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才产生出了物质世界。因此,客观精神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而物质世界不过是“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的表现、产物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宋代的哲学家朱熹,他认为精神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在解决“理”与“气”的关系问题时,主张“理在气先”,即先有精神性的全智全能的“理”,而后才有物质性的“气”,是“理”这个精神原则创造了物质世界;古希腊奴隶主贵族派哲学家柏拉图则认为“理念”是高于一切的唯一真实的存在,而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绝对精神”,现实世界则是“绝对精神”的异化、外化或表现。总之,不管是“理念”、“绝对精神”还是精神性的“理”,都是神化了的绝对,即把人的意识或思想概念绝对化,并把它移置出人脑,变成了主宰世界的“造物主”。因此,“理”、“理念”或“绝对精神”都不过是神的别名。客观唯心主义不过是“上帝创世说”的变种,就这个意义上说,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哲学化了的宗教。列宁说:“唯心主义就是僧侣主义”。[i]


注:

[i] 《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

《哲学小辞典》9.39 客观唯心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