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水虎(一)
水虎鱼一度以贪婪嗜血的形象而闻名,有人认为它们是能吞噬一切的怪物,也有人觉得它们是徒有虚名的水中饼干……。本篇专栏将从一些水虎鱼的自身的习性及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互动入手,给大家解释一下水虎鱼袭击的原因,带大家认清它们的真实形象。(本文所说的食人鱼/水虎鱼仅指臀点脂鲤属和锯脂鲤属的成员)

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食人鱼这一名号的由来,1913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前往巴西雨林探险在那里亲眼目睹了食人鱼撕碎一头牛的景象,并将它们贪婪嗜血的形象记录到了自己的著作《穿越巴西野林》之中,自此食人鱼的形象开始传播。以此为原形,在不少文学,影视作品之中食人鱼被描述成了能凭借群体在短时间内快速撕碎人和大型牲畜的怪物。

然而罗斯福看到的实际上是一场“表演秀”,当地人将一群臀点脂鲤放到一片没有食物的封闭水域中暂养,等它们饿到饥渴难耐之时,再将一头牛的尸体投入水中,便出现了罗斯福看到的景象。
《河中巨怪》的主持人杰叔,也曾深入南美调查过食人鱼。在一期节目中杰叔跳到养了一群红腹水虎的池子中,但是却毫发无损。有很多人便以此为依据来说明食人鱼并不会袭击人类。

事实上水虎鱼袭击人类的记录其实很多,杰叔的这个实验只能说明食人鱼没有一开始传言中的那么可怕,并不能证明食人鱼不会主动袭击人。如果要证明食人鱼不会袭击人,除非杰叔能连续好几个月泡在亚马逊河里不被袭击。后来杰叔自己也在《撕脸恶魔》那一集中推翻了先前的观点。不管是群居的臀点脂鲤还是散居的锯脂鲤袭人的案例都多到数不清。

水虎鱼的生态位是小型掠食者+食腐者+“揩油王”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它们是依靠视觉和感知来进行捕猎,猎物水挣扎的声音会让它们兴奋。人在岸边洗手或在河中游泳的动静与小动物落水挣扎很像,这可能会吸引它们进行攻击。事实上也有不少人因此被咬掉了手指或脚趾。

普遍散居的锯脂鲤喜欢躲在水生植被之中,在大鱼游过之时趁其不备从它们的尾巴上咬下一块肉或者一块尾鳍(臀点脂鲤有时也会这么干)。它们转身非常灵活,能迅速咬下肉块或鳍然后立马撤回去,被袭击的大鱼很难抓住它们。甚至连那些能算得上它们天敌的大鱼也没少被咬尾巴,因为它们喜欢咬尾巴,加上数量众多,因此诞生了一句玩笑话“在亚马逊就别想奢求一条完整的尾巴”。

因为水虎鱼有在路过的猎物上挖肉揩油的习性,过河的人或者牲畜被“揩油”咬掉一块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当地居民在捕鱼时如果入侵了水虎鱼的巢穴,它们也会出于自卫护巢的目地袭击人,因为这种原因被袭击的渔民很多。


此外水虎鱼本身就是原产地一类常见的食用鱼,不少种类的水虎在当地就是数量最丰富的鱼,与渔民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出于被捕后的反抗经常有渔民因为操作不慎而被咬伤。


做个总结:水虎鱼袭击人的案例很多,袭人的目的原因是:把人洗手或游泳的动静当成小动物落水;单纯想“揩油”咬一块肉;自卫护巢;被捕之后的反抗加上渔民的操作不当。它们远没有传说中那么恐怖,截止目前很少有实锤的水虎鱼杀死健康成年人的案例(《撕脸恶魔》里描述的红腹水虎撕脸杀人的可靠性不高),但是作为“清道夫”水虎鱼会啃食人或大型牲畜的尸体,在一些案例之中,它们把溺水而亡的人啃成白骨,这也是人们对水虎鱼恐惧的来缘之一。
因为水虎鱼体型小,数量多,所以很多掠食者都会捕食它们:凯门鳄,水獭,江豚,电鳗,大型鲶鱼,巨骨舌鱼,白鹭,苍鹭,鸬等再加上同类之间的内卷互食,以及当地人作为食用鱼的捕捞。


尽管天敌众多,但水虎鱼们在面对天敌级别的掠食者时也有不少惊人的表现。除了上面提到的咬大型食肉鱼的尾巴,它们还有袭击水獭的记录。阿根廷北部伊比拉湖的长尾水獭食谱中鱼类占比57.3%,而红腮黄钻水虎作为当地数量最多的鱼在食谱中仅占比1.5%。而且在夏天,长尾水獭会因内水虎鱼在高温状态下的高度活跃和频繁攻击从湖岸向内部的沼泽转移,减少在开阔水域的觅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地的生态系统出现了问题,红鳃黄钻水虎的主要捕食者—巴拉圭凯门鳄在几十年内,因为当地人的大量捕杀而迅速减少,造成了水虎鱼的泛滥

不仅是长尾水獭,甚至连巨獭也有疑似被水虎鱼咬伤的记录(但那些伤口不排除是同类内斗造成的)。巨獭远比长尾水獭强悍,水虎鱼的行为影响不到它们。食人鱼也只是巨獭食谱里的常客,但是当食物足够丰富时,巨獭更愿意优先选择那些容易捕获且风险低的猎物。

水虎鱼的鲳形身材,虽然直线速度不快,但转身非常灵活。对于南美洲的水獭们来说水虎鱼不是很好抓,而且有一定的危险,尽管它们在很多地方是河里数量最多的鱼,水獭们也更愿意选择容易捕获且危险性更小的猎物,慈鲷科在这之中占比最多。


成年凯门鳄面对水虎鱼就真的和啃大饼干一样,它们能轻松的逮住水虎鱼,尤其是在浅水区。在旱季凯门鳄抓水虎鱼更是和吃自助餐一样,没有一点难度。因为双方的体型差距过大,凯门鳄的身体对于水虎鱼来说就是个垂直面,再加上鳄鱼的表皮较为坚硬,水虎鱼咬上去的效果可能就跟咬一堵墙一样,所以它们几乎不用担心被水虎鱼反伤。

但是作为机会主义者的水虎鱼也会袭击幼年凯门鳄,很多幼年鳄鱼身上都有水虎鱼的咬痕(大型水虎数量众多的流域,幼年鳄鱼的伤残概率明显高于大型水虎稀少的流域)。甚有过捡漏被美洲豹咬伤的凯门鳄的记录


因为水虎鱼数量众多,是当地的优势物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类群。因为它们独特的猎食习惯,所以它们吃(咬)过很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同时也因为它们数量多,体型小,它们也被很多猎食者吃过。它们各种吃和各种被吃都是正常的,作为机会主义者的水虎鱼,不会放过进食的机会,河中的尸体,路过的大鱼,上钩的渔获……等等,它们都会尽可能的取食,猎物在水中的挣扎会让它们兴奋。但同时,它们也是很多中大型掠食者的猎物,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大家没必要妖魔化它们,以一颗平常的心看待就好。
插个题外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水虎鱼袭击人的案例屡见不鲜,那么同样长有利齿的食腐者-鲸鲶,有没袭击人的记录呢?事实上还真有,在2019年9月26日一名两岁的巴西儿童,在和母亲去河边洗澡时,被鲸鲶咬伤。伤口呈圆形,面积为3×3c㎡ ,并且因为处理不当发生了感染恶化。该病例在案发20天后(2019年10月16日)被报道,这是目前唯一一起被正式描述的鲸鲶咬人案例,但是据受害者母亲描述这并不是唯一的案例,案发三周前,还有一名成年男子在潜水时被咬伤面部。


虽然也有咬人的案例,但是鲸鲶对活人的危胁性比水虎小很多,因为水虎是靠视觉和振动捕食的,而鲸鲶是依赖嗅觉寻觅尸体。本次案例发生在河岸边,那里是当地人洗碗的地方,还有渔民会在那清理渔获,很可能是因为食物残渣的气味吸引了鲸鲶造成误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