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两份OFFER,但不理想,是先将就还是不将就呢?
骑驴找马,适合眼前的现状
离毕业还有30天,有一两份OFFER,还继续等更好的工作吗?
离毕业还有30天左右的时间,在通过不断的投简历,面试,奔波劳碌之后总算有一两份OFFER,但都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那还继续等更好的工作吗?
这是吃撑的人说的风凉话~是的!在现在的就业环境中,能够有一两份OFFER的,都是比较幸运和实力超群的同学。社会上的很多人会说应届生找工作,怎么会连一份工作,一份满足温饱,和理想稍微靠边的工作怎么会找不到呢?我是了解的。
只是不将就而已。
如果那不是一份薪酬足够丰厚的工作,那辛苦多年的读书生活不就显得廉价和毫无意义了吗?
如果不是自己志向相符合的工作,那工作将会是多么的无趣,不如不做,别浪费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勉强自己去做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又苦又累又赚不到钱看不到前景,不如就躺平,或者跑个外卖,多潇洒多自由。
所以,我一直建议应届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大环境不同
即使2020年就因为疫情就开始的感觉苗头不对,但实际上也让其发展到今年才有了明显的结论。一是就业数据: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2%;二是2022界应届毕业大学生达到了1076万人;三是互联网大厂裁员潮:阿里、腾讯、京东等等;四是疫情还在持续。总结一句: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2、 工作先解决的是温饱问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一份工作,有收入的稳定工作,先解决的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假如躺尸一个月,少吃少喝不花钱,最低消费是500元;相对的一份基础的工作,包括到进厂做操作工,一周70个小时,收入3000元/月以上的话,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
同时,若想“小朋友才做选择,大人是全要!”大厂辞退去年秋招的大学生的示例就告诉我们,就算一下子达到了尊重的程度,可在大时代面前,每个人都是无力反抗。
3、 通往梦想的道路不止一条
有些同学会觉得一定要起点的平台足够高,才能更快地实现职业发展,都明白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乎,面对手中的第二第三选择,把最好的工作永远是最后的那个当成了现在选择工作的“骑驴找马”方式。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人就生在罗马。既然不是生长在罗马,也不是长在罗湖,那就不去罗马,不去罗湖啊。
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们之所以觉得现在看重的东西之所以重要,因为跟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应的。因此,用更长一段的时间来看,古话中的:“焉知非福”的道理自然会懂得。
仿佛,15年前进入外贸行业。
10年前进入房地产行业。
5年前进入互联网行业。
眼前在医学检验行业的这些天之骄子。
我们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幸运,那未能抓住这些机会,人生就完蛋了吗?
理论的东西就那么多,要想知道怎么去做,还有很多实际操作的事,如果想了解怎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找到理想的工作,欢迎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