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天谈谈教培界最新动向

2021-07-25 20:40 作者:Kassandre  | 我要投稿

文件一下,各大教育股狂跌,K12界某些群内如丧考妣,大吐苦水,并且忧国忧民地发明了“某些家长可能会高兴一时,但需求绝对还在,受此重创教师中一半都得失业,苦了那些昨天刚开机构的老板和刚买房的教师,而之后家长需承担的教育成本会更高,是惨烈的双输”这样的逻辑。

味儿可太冲了,只有“你们这帮艺术盲竟敢辱骂当代艺术!你们low而不自知!还不赶紧跟我学学!”可比。

我没有很多粉丝,但能够告诉有兴趣看我的人,我这辈子教了少说2000人,应该是从未成功使任何一人获得可被称为硬件突破的结果,我猜别人也不能。另外等我教了3000人的时候,如果贤者真有72,那我就比肩孔子了。

我自己没工作的时候,从未想象到这样的薪资,我入职的第一年也没有,因为根本没猜出当时的薪资和收费的比例是1:5至1:6之间。任何一节课的开启,付出的广告费可能比我的收入多两倍,有人问我愤恨不愤恨国家的政策,我当然不。我的痛点在于所谓的市场经济和渠道竞争之下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产品溢价。我个人的入职,其实源于巨型机构融资之后的疯狂扩张,老师不够用了,于是我就轻易地投简历,轻易地过面试,轻易地得到认可,这一连串的轻易最后愈演愈烈,反正各个机构融资扩张就完了,扩完了先打广告玩商业操作收到费再说,教培界演变成庞氏骗局,然后就是常见的那幕资金链断裂,卷款跑路,家长的愤怒影响了政策,那我只是个曾经的既得利益者,需要面对现实罢了,对政策有什么好愤恨的呢。

而得到了这样的薪资之后,我的想法,就是尽可能教投缘的,能确实听懂内容的学生。物理数学这种东西,听不懂是真的听不懂,最后靠刷题肌肉记忆勉强得的一切分数,终归会消失在时间中,暴露于升学后。此外,是时代机遇让我赚钱,而非个人奋斗或才华。同样,我的学生未来也是这样的命运,居安思危总没有错。

如果这个时代过去了,那么我还可以靠那几年的积蓄过活。人的生活成本可高可低,我有幸处于父母创造的正常生活环境中,虽然没有更多,但够生活的,真没有工作我还敢去申请蓝领工。

比我更年轻的人甚至还可以改行,除了干这个没有其他能耐的人,当然会自动降价,家长的教育成本怎么高了?

何况家长已经承担什么样的教育成本了?是在巨型机构每花出去五块钱就有两块交待在广告和回扣上,另有一块场地杂费,一块是资本分红,你们就算全倒了,还能怎么使它更高呢?

资本运作还做了什么?明明非尖子生需要的是陪着在细小的问题上磨工夫,却吹嘘某某课必须某某层次以上的人才能教,于是大量家长开始排斥大学生家教。然后像我,有多少次收着所谓的专家费,在做其实一个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完全能把握的工作,我甚至教过好多学生什么叫sinx什么叫cosx,教一节课还不够,下次再来。这些虚高的成本,我自己如果养孩子完全不想买账,难道还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吗。

还有,人必须抢跑,必须有某种环境,这个说法可太逗了。吹的和听的都信了,于是当我说“我的姥姥不识字,姥爷上过三年学,12岁前靠他们带大了我”的时候,人家大惊失色,天惹,不识字的人怎么可以带孩子呢?那你怎么学懂这些课的呢?

因为学校的义务教育都讲了啊。

对我个人而言,反倒是面对不识字的长辈时一览众山小塑造出儿时的自信,在校内孤独无助又带给我狡猾,重大失败带给我反思,再加上天生的痛苦记忆过剩,没有一个是培训班能给的。同样我今天也无法把这些东西给学生,能做的只有不断讲道理,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

这些发明惨烈双输逻辑的人,大半在能力上还不如我,能赶上一阵春风赚了还不知储蓄和感恩,先养个高消费的脾气,然后这段春风没了就开始吵吵嚷嚷自欺欺人,妄想拉着家长支持自己。

曾经赶上过春风,人生得意须尽欢就很好了,强烈要求全世界保证自己继续得意,世上有任何人配吗。


今天谈谈教培界最新动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