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ChatGPT做了介绍ChatGPT的科普视频后感到一阵后怕...

近日,ChatGPT可谓全球最火的话题,该平台仅上线两月活跃用户人数已经破亿。(目前,该平台免费版还在修复中)

而在国内,ChatGPT依然霸屏网络,仅2月7日一天就有多达19个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在近日的科创中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等信息技术和半导体专家表示,ChatGPT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ChatGPT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强大?它会带给我们的生活怎样的改变?
为了直观体验到ChatGPT的功能,麻辣登录了openai让ChatGPT做了一个关于ChatGPT的科普视频。而它,在不到三十秒的时间里,为我写出了一个完美的脚本。

接着,我按照ChatGPT给我的脚本做出了如下的视频。

任何一个人,要完成一个一分钟左右的科普视频文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大量资料,提炼、精简语言,更别提这之后要完成一个视频,还需要挑选主题方向、选择配乐、挑选相匹配的视频片段。而ChatGPT,只需要短短半分钟。
不仅如此,ChatGPT还可以——
介绍一款手机:

宣传一款游戏:

探店文案:

科技感的商业化论坛名:

帮你写广告语:

编故事:

短视频脚本:

在被ChatGPT强大的能力所震惊之余,麻辣作为一个大四在读的编导专业学生,不禁思考——在未来,ChatGPT有没有可能取代编导从业者?
首先放结论,麻辣的结论是,“大NO特NO!”
麻辣觉得,ChatGPT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快速满足用户的需求,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减少人工制作流程中出现的多余步骤,使新媒体工作者有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于新的想法,探索更好的创意。
不仅如此,ChatGPT还可以生成大量的信息,可以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并且可以为媒体工作者提供全新的创意素材,从而激发更多新奇的想法,创造更出色的作品。
BUT!
无论ChatGPT有多么强大,它仍然无法完全取代新媒体工作者,因为它不能拥有深厚的影视表现力和极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才能拥有——
编导工作者不仅仅可以用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来把握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够用他们的眼光精准的捕捉到影视作品的本质,把作品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从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就像上文的对话里,有的内容百度文库看的模板没什么差别,输出内容的套路化明显,只是换一种聊天的方式给你表述了出来。
尤其对于编导从业者来说,除了要会写,有素材的编排组织能力,最核心的是还要会感受人性、生活和情绪,输出洞察、观点和共鸣,才能打动人心。
目前来看,ChatGPT可以替代一些类似于(微博、活动文案等)简单琐碎套路化的文案劳动,或者作为灵感素材参考。(有时候信息也不是非常准确)
因此麻辣觉得,对一个追求创造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编导工作者来说——
ChatGPT更多的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工具,而不是即将被替代的恐惧。

总而言之,ChatGPT的发展越来越快,它给编导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编导工作者。未来,ChatGPT应该更多地专注于把用户体验升级,而编导工作者也要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水准,以便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像流浪地球里的那句话,
“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